会员平台
Member platform

记上海老城隍庙童涵春堂药店陈黎静(诚信小故事十三)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3-01-23 | 146 次浏览 | 分享到:
童涵春堂服务品牌的领衔人,药学服务专项基金的创始人
    十六年前,陈黎静拿着医药学校毕业的中专文凭怀着惴惴的心情进入百年国药老字号,站在三尺柜台上每当接待顾客的空挡,常见缝插针地背着柜台商品的说明书,只是为了能更快地融入到新环境中,能在实习期后留在知名的老城隍庙童涵春堂内工作,因表现突出,刚进单位的当年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优秀党员;十六年后,陈黎静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本命年,在十六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相继取得了药学大专、本科学历,通过了“执业药师”的考核,她以自身的勤奋投入、执着奉献获得了一系列的殊荣:全国优秀店员、全国服务明星、“全国青年文明号”号长、上海市劳动模范、黄浦区十佳青年、黄浦区新长征突击手、黄浦区优秀青年志愿者、豫园街道十佳服务明星等荣誉称号,成为了上海医药界屈指可数的青年服务明星。如今的她,她担当起童涵春堂连锁旗舰总店经理的重任,兼任上海童涵春堂药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她不仅是各种服务活动的志愿者,童涵春堂服务品牌的领衔人,更是青年职工们学习的榜样,企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十年磨一剑”  品牌在传承中谋求发展
“‘立足岗位,发挥品牌服务特色,宏扬中药文化精神’,这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                               ——陈黎静
    陈黎静将服务细分化,从柜组服务到柜外服务,从岗位服务到志愿服务,从职能服务到公益服务,从每月服务到长效服务……陈黎静在基层工作中,不断创新“真药传真情,服务送放心”的品牌模式,将“童叟无欺”、“涵合理中”、“春生万物”、“堂堂正正”的企业文化融汇其间,以此来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形式。
一台——“问不倒”柜台。俗话说:“一个药店倌抵半个医生。”只有将中医中药学融会贯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法确定顾客的病症,在熟悉药物的性能、功效地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药师,为消费者解答各种疑难问题,真正成为顾客的半个医生。陈黎静作为一名执业药师,以医药知识为切入点,为顾客解答各种专业问题,做到有问必答、多问不倒,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服务品牌。
一线——“黎静主页”。随着网络的兴起,2001年开通了以陈黎静姓名命名的“黎静主页”,提供24小时的网上服务咨询。服务涉及缺货登记、代办邮购、送货上门、医药咨询等项目;又开辟了新的服务领域,有回收过期药品、网上答疑、代客加工、寄放商品、鉴别药材、测量血压、英语导购、现场急救、建立顾客档案等多元化的便民项目。今年5月10日,陈黎静又开通了“黎静微博”,以更快捷的方式在140个文字内,根据不同的季节及时发布养生、“治未病”的自我保健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言语指导家庭药品的保存、药材鉴别要点等,并及时回复各种关于健康、安全用药等方面的咨询。
一心——“药师服务下社区”爱心活动。推出了“情系社区”的爱心活动。以陈黎静为首的青年人与豫园敬老院接对服务,为社区的聋哑人士、瘫痪病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上门服务,在维护他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温暖了他们的心灵。
 
博采众长  团队在传帮中提升素质
 “提供药学服务是一门专业技术,打造医药零售业服务品牌,打造上海青年服务志愿者团队,是我毕生的追求。”   ——陈黎静
    为了提高药学专业技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在执业药师紧缺、企业急需药师人才的前提下,陈黎静以企业的利益为重,参加了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尽管她在怀孕期间的生理反应相当大,但仍坚持参加培训学习,最终通过了考核。就连原本想要放弃考试的同班男同学也被她那种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精神感动,‘不能对困难轻言放弃’,是陈黎静的座右铭。
    在拜师带徒的活动中,陈黎静作为一名执业药师,以“传、帮、带、教”的形式与一名年轻职工结对,主动、积极地引导他在提高专业技能知识、倡导积极的工作态度、获取熟练的服务技巧、创造良好的业绩。在陈黎静的帮助与指导下,通过了中药师的考核,在业务技能上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只有多方位提升服务专业技能的含金量,才能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万紫千红才是春。正是因为有陈黎静的精心督促和诚恳的表率作用,四人取得医药行业的从业药师资格,一批又一批青年岗位能手也涌现出来。如“全国青年文明号”柜组成员陈佳、丁波现分别被调任到童涵春堂连锁公司下属分店担任店长;柜组成员张芸在2004年度上海市“雷氏杯”中药调剂员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直接晋升为高级技师,后在全国“同仁堂杯”中药技能比赛上海赛区选拔赛中,她又一次获得了第一名,代表上海去北京参赛,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在她也成为了一家连锁分店的店长;二位青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人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感谢陈黎静无私的奉献,感激陈黎静坦荡的胸怀。
 
呵护人身  服务在奉献中孕育精神
“我是执业药师,我有义务要为每一位顾客服务好,当顾客把信赖交给我时,我一定要把健康带给他。”             ——陈黎静
    陈黎静给童涵春堂送上的是滚烫的心,带走的是至真的情。她把各项工作的重心落实到服务中,通过真心服务、诚信服务、爱心服务,来展示青年的风采,体现青年的示范作用,“服务”两个字,在她的心中有着全新的内涵。
真心服务——“真药传真情,服务送放心”。
    真心为本,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以真心换人心。一次,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年顾客前来购感冒药,开票期间,他直嘟哝:“怎么吃了几盒,都不管用?”无意间的话语引起了小陈的疑惑。小陈忙询问他的病症,又观察他的舌苔及面色,发现其苔红、痰粘稠、脉跳快且热度不退,实属风热感冒,不应用感冒冲剂而应改用银翘片。小陈随即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老先生听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采纳了他的建议。四五日后,老先生找到他并表示了忠心的感谢,连声称赞:“年纪虽轻,但你所学的知识让我们得益非浅,不愧为半个医生。”在这些顾客中,有的已成为陈黎静的常客,有的还成为了陈黎静的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让童涵春堂成为了他们的“保健医生”。
诚信服务——“小病当大夫,大病当参谋”。
    诚信为重,为顾客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以诚信换信任。柜台的销售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要将这份工作做好并非易事。它并不局限于单纯的买卖关系,在咨询、引导的前提下,才能确保用药的安全性,而这一切之源都在于稳扎稳打的药学知识。春节前夕,有一对夫妇怀抱着四、五岁的孩子在柜台前徘徊,见他们神色焦虑,小陈忙上前询问,“需购买什么?”他们指指孩子,只见其儿子面黄肌瘦,神色不佳。“我们已咨询过多次,但我们儿子身体状况仍不见好转。”在观察了他的面色、舌苔及平日的身体情况,小陈建议其服用“王氏保赤丸”,其低廉的价格让这对夫妇有些不信,“试试看吧”。一个月后,他们抱着生龙活虎的儿子来表示感谢,称其胃口渐好转,体质也有所增强,面色红润,一个朝气蓬勃的孩子让他们对小陈的药学知识赞不绝口。可见在替顾客选购商品时,小陈总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没有只顾经济效益而强行搭售,做到了时刻为顾客着想,选择有针对性的、确实能起疗效的药品介绍给顾客,在提倡经济效益的今天,小陈认为社会效益同样重要。看似平凡的一件件小事,却使小陈与顾客间架起了信任的桥梁,在为药房赢得信誉的同时,也在顾客的心中树起了诚信的标志。
创意服务——“多语种沟通,细节化完善”
    陈黎静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多次进修手语、英语、日语、粤语等语言,她说“我们每天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顾客,能用‘家乡话’和他们交流,不仅会让客户感到亲切,更能使交流更畅通。”通过不懈的努力,她成为了一名药店“多语种”服务的专业里手。
    中药膏方是传统的冬令滋补佳品,通过近几年童涵春堂国际膏方节、中药文化节的宣传以及媒体的报道,童涵春堂膏方在上海已是家喻户晓了。在膏方柜接待工作中,陈黎静听到有顾客反映家中的补膏有霉花,不能吃了,问怎样才能避免。她听后便琢磨开了:这几年冬季较暖,部分顾客的膏滋回家后没有放在冰箱内,是霉变的主因。那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些呢?她来到煎膏间,一连几天观察晾膏过程。发现在整个包装材料清洗及装膏过程中的确还有可以改进之处。因为霉变主要是温度、水份和霉菌降落三个因素造成的,而操作程序的适当改变可大大降低霉变发生的概率。陈黎静提出膏滋快速冷却短时间通过霉菌滋生的最佳温度;推迟加盖使热膏水蒸气充分发散防止水珠凝结滴落;在晾膏台上方加装防灰蓬,减少霉菌降落密度和容器微波炉加热除湿等四大举措来防霉。控制四个诱因的同时,陈黎静将“膏方保存的秘诀”不厌其烦的在柜台上一遍遍告诉顾客:在吃膏时不要在膏罐一角往下“掏”,而是平面一层一层“刨”,膏方霉变现象就能基本杜绝。
    “细节决定成败,药学服务更应关注细节”,陈黎静在服务中善于沟通,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不断地完善改进。
爱心服务——“药师献爱心,奉献在社区”。
    爱心为主,为群众提供温馨的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主动面向社区、服务社区。在重大纪念日、双休节假日开展一定规模的行动,如:关怀特殊特困青年、拥军优属、帮困助残等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建全制度、规范服务,引入了定期、定点、定对象等内容。在倡导“药学服务”的前提下,小陈作为童涵春堂“药师团”的领军人物,总是站在药学服务的最前列,她的爱心服务也赢得了孤巢老人的一致好评。6月份的一天,天气闷热难挡,小陈又像往常一样带着医药箱、听诊器来到独居的周老伯家中。长时间的敲门声后迎来了周老伯苍白的脸庞,小陈连忙搀扶他坐下,耐心地询问情况,“我感觉胸闷、气短,心脏很不舒服。”“你原本心脏就不好,今天天气闷热、气压又低,快服用麝香保心丸,我来帮你拿。”小陈边说边拿来水杯,“药没有了,怎么办呀?”“没关系,我带着呢!”仔细的小陈忙从自己的医药箱中取出保心丸送入周老伯口中,待他缓过点劲,扶着他到附近的地段医院就诊。地段医院的医生在听完经过后称:“幸亏服药及时,不然情况就严重了。”自这件事情发生后,小陈对其服务的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孤老定时送上急救药,从不耽误时间,俨然已从一名药学服务者晋升到每一位孤老的保健医生。她不仅从药学知识上为他们服务,更多的是从精神上抚慰他们孤独的心灵,通过谈心、沟通,使他们又多了一个交流的对象。
    三尺柜台谁说短,药学服务重要兮?尤其是今天,对广大顾客来说,不是生命攸关,也是意义深长……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斗转星移,岁月交替。十六年来,陈黎静始终坚守在她所钟爱的提供药学服务这一平凡的工作岗位,她坚信,我要做,就一定能做好。
    她从市政府领导手中捧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证书,她动情地说“是童涵春堂给了我发展的平台,是社会各界给了我信任,我要将药学服务深入地做好。”她将获得的全部奖金主动自愿地捐献出来于6月4日成立了“陈黎静药学服务专项基金”,用于鼓励在药学服务工作中取得突出业绩的人员,把专业药学服务的薪火、中医药传统文化不断地传递下去、弘扬传播。(童涵春堂  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