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市场增速乏力

来源:医药经济报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7-12-27 | 11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6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2015年中国中药工业总产值7866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近1/3,产业规模庞大。2017年已接近尾声,据统计,三大股市全部67家中药上市企业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下滑的有20家,占比将近30%

2013-2016年样本医院市场增速持续下降。事实上,相关政策造成的影响已开始在中成药市场显现。近几年来,中成药的增长形势不容乐观,整体市场扩容乏力。据样本医院数据统计,2013-2016年较同期增长分别为17.3%12.5%8.1%3.1%,增长率持续下降。近年中成药市场增长乏力主要是流通领域的“两票制”、二次议价和医疗领域的药占比、零加成、辅助用药等改革带来的影响所致。

有着不少辅助用药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在严控之下,市场增长速度更显乏力。据数据统计,2016年在我国医药工业的年增长率达到10.3%的情况下,中药注射剂行业市场增长率却不到1%。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共计由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湖北、云南、福建、四川、广西、青海、甘肃、广东等15个省已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表示对辅助用药进行重点监管或是限制使用,其中10个省市公布了具体名单。此外,各地正式发文或传出控药、停药的通知还有很多。这一切,不难理解,都源于医保控费。

近两年来,部分试点城市带量采购甚至直指淘汰中成药,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因为,这些品种很大程度上占用了医保资源。中药注射剂政策效应显现,已有重点品种销售呈下滑态势。据样本医院数据统计,2016年,样本医院涉及的中药剂型有近30种,中药注射剂份额最大,占据近六成市场。前5大剂型还包括胶囊剂(市场占比20.7%,下同)、片剂(占8.0%)、颗粒剂(占3.5%%)、丸剂(占2.6%)。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抗肿瘤、呼吸系统等领域,在医院临床广泛使用,各大药企也对中药注射剂市场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

新一轮招标中,不少中药注射剂被重点监控,辅助用药目录让不少医药人担心负面效应,中药大品种面临新的考验。从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销售数据来看,中药注射剂已明显受到影响,一些重点品种销售已呈下滑态势。20172月,人社部公布了2017年国家医保目录,对中药注射剂也加以严格限制。从适应症来看,被限用的绝大部分是抗感染、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和部分辅助用药,不乏一些畅销品种。比如,清开灵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30多个中药注射剂,限用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限用于重症等。多年以来,中药注射剂一直是处于风口浪尖的热门话题。从当前的政策环境来看,对中药注射剂的限制已成定局。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发布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关于规范已上市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的通知》,同时印发《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引起业界关注。中成药改名涉及众多企业品牌及产品,将是一项庞大工程,对整个中药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

随着日益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药行业监管模式急速转变,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未来中成药面临更加趋严的政策环境,中药企业应逐渐适应变化。

 

vocational education
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