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植物名录更新

来源:新民晚报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1-09-15 | 136 次浏览 | 分享到:

       有一份重要名录,近日更新。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向社会发布。与1999年发布的《名录》相比,调整后的《名录》主要有三点变化:一是调整了18种野生植物的保护级别;二是新增野生植物268种和32类;三是删除了35种野生植物。

 

图说:植物“水母雪兔子” 东方IC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理念普及,拯救濒危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和重视。不过,有植物研究保护者发现,相比有眼睛鼻子、能跑会跳的野生动物,植物较难引起人们共情,“普通公众确实不太会关注到,这也完全可以理解。”有时,需要借着“美食博主用濒危植物煮面”之类的热门事件,才会引起一波对濒危植物保护的关注。

 

       保护濒危野生植物,需要相关理念和知识的持续普及,也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予以强有力的保障。《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调整,将使很多濒危野生植物的保护拥有更加“名正言顺”的依据。像上文提到的用濒危植物煮面一事,其中涉及的植物“水母雪兔子”,现在已经列入《名录》之中,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非法采挖、交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等行为,不仅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还要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网络时代,保护濒危野生植物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些野生植物走红网络,通过网络售卖的方式被销往全国各地,却造成对当地生态资源的严重破坏。前两年有媒体报道,原产自大兴安岭的野生兴安杜鹃遭到大面积采摘、在网上销售,物种延续遭到干扰和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也可能受到影响。对网上非法交易野生植物及其制品,相关部门要强化整治,网络平台也要负起责任,及时采取屏蔽、删除、关店等措施。

 

       今年2月,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双双升级,给关注这一领域的人们带来好消息。同时,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支持。

 

 


溯源管理
Traceability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