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集采哪些品种或被率先纳入?

来源:医药经济报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1-02-18 | 238 次浏览 | 分享到:

1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文件中并没有专门针对中成药带量采购的具体条款,但此前有消息透露,中成药的带量集采方案已在紧锣密鼓的制定过程中。

目前,从地方层面看,青海省、浙江金华、河南濮阳等地,针对部分需求大、金额高的中成药品种,积极开展集采探索,降价效果显著。

有分析认为,2021年,可能先由地方专项试点,时机成熟后国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开展。“中成药专项采购,牵一发而动全身。采购目录的类型,应主要聚焦于常见病、多发病、突发病,重点兼顾儿科、妇科等领域,品种的遴选标准要考虑中成药实际特点,从临床使用金额、患者日服用费用、临床患者群体大小等方面慎重考虑。”

采购量可能无法保证

下一步,主管部门将继续指导地方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完善采购方式,合理确定集采范围,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机制,引导企业以成本和质量为基础开展公平竞争,完善市场发现价格的机制;通过明确采购量、以量换价、确保使用,通畅采购、使用、结算等环节,促进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关于中成药纳入集采问题,国家医保局表示,将指导和推进地方针对中成药等药品开展药品集采探索,同时对青海省、浙江金华、河南濮阳等地针对部分需求大、金额高的中成药品种集采成效给予了肯定。

国家医保局同时指出,不管是国家基本药物,还是医保目录药品,均包括了一定比例的中成药,不宜对中成药在医疗机构的配备使用政策进行强制性约束,一刀切要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机构的中成药使用比例不低于40%。其也提到,对于医疗机构使用中成药的情况,医保部门不会作出硬性要求。

OTC销售研究者鄢圣安看来,这意味着,价格必须降,但是“量”却不保证,是否使用的选择权交到了医院手里。采多少、用多少,得看医院自身诊疗需要。

我国进一步扩大药品集中采购范围的信号明确,虽然中成药市场与化药相比有其特殊性,但需注意的是,降药价已是必然趋势,中成药也不例外。业内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充分竞争或用量大的品种可能率先纳入,中成药超3000亿元规模的市场或随着带量采购正式进入“洗牌”阶段,进而影响企业业绩。

采购实践比西药更复杂

20207月,青海省公立医疗机构进行的药品带量采购议价,品种目录包含血栓通注射剂、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喜炎平注射液、血塞通胶囊等中药大品种。在此之前,浙江、辽宁也试点了地方版中成药带量采购。

比如,根据金华市公布的药品带量采购实施细则,中成药的采购数量按不超过上年度使用量统计。在集采中如果药品降价幅度达到要求而中选,可保证100%的用量。如果没谈成,则鼓励采购联盟成员单位选择优质低价的可替代药品,同时对降价但未中选企业药品品规按上年度使用量的50%控量使用,其中,价格按照降价价格执行等。

浙江金华市、青海省、辽宁省等地方层面已启动的中成药带量采购试点,将为中成药国采提供经验。但业内分析认为,进行中成药带量采购实践时,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与西药相比,中药因为没有“一致性评价”作为集采“入场券”,加上品规繁多、转换比无规律、低价药众多等问题,给带量采购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金华最终选择以销售额和专家评审作为评判的两大标准。

而对于中药的独家品种来说,因为没有竞争,更加缺少降价动力。

“部分试点省份的中药集采对公司暂无重大影响。”昆药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公司认为集采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公司发展的机会;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积极适应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华润三九方面则表示,公司业务中,中药处方药业务占比较高。目前带量采购政策对公司抗感染业务带来一定影响。为应对政策影响,该公司一方面积极主动开展了一致性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抗感染业务不断加快创新转型,通过新产品引进,产业链整体能力提升,以应对可能的竞争加剧的风险。

品种筛选猜想

哪些中成药有望进集采?民生药业产品战略总监张廷杰分析认为,如果中药集采主要筛选的是金额大的品种,那么销售过亿的产品一定会被最优先纳入。据统计,在院内销售的过亿中药产品有250个左右。

米内网数据显示,中成药涵盖13个治疗大类,在零售市场,排在前列的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消化系统疾病用药、补气补血类用药;而在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是最畅销的一个中成药大类。

因此有分析指出,由于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参与主体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所以占比最高的心脑血管疾病用药领域的中成药被纳入集采的可能性高于其他治疗大类。

刘彬建议,可优先考虑国家基本药物带量采购。进入国家基药目录的中成药,基本上都是功能主治明确、临床报告完整、药材组方稳定、疗效切实安全、剂型服用方便的品种。对新版国家基药目录的中成药进行集中带量采购,可以切实将“1+X”有关政策执行到位。

有专家认为,还可优先考虑开展辅助用药限价挂网或开展中药注射剂专项挂网。据药智网数据统计,截至20201216日,全国各省级监控目录共有1008个药品先后进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地级市一级重点监控目录共有4436个药品先后进入。有一些药品已经不在基药目录或医保目录,且往往以中药注射剂居多。建议着重对上述品种开展限价或专项挂网(均不带量),建议设定降幅,挂网后,由医疗机构在挂网价基础上就低再次议价成交。

溯源管理
Traceability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