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企业进军化妆品领域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钟尧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6-07-03 | 98 次浏览 | 分享到:

  继法国的薇姿(VICHY)、理肤泉(LRP)、雅漾(AVENE)、依泉(URIAGE),以及日本的菲璐泽(FERZEA)、嘉娜宝(kanebo)等众多享有国际盛誉的药店专销化妆品牌进军中国、斗法药妆品市场后,国内医药企业涉足美容化妆品领域的热情也在不断上升。
  王老吉药业在去年上半年推出了外用治疗痤疮的产品——“祛痘凝胶”,以此探路药妆品市场,反响不错,从而坚定了其进军化妆品市场的信心;敬修堂药业去年9月正式宣布进军中药美容化妆品领域,投入500多万元进行药妆品的GMP认证及设备改造,推出的产品涵盖面膜、霜膏、精油、药包等70多个化妆品种类。同时,敬修堂还创办了首家药妆品旗舰店,正在广泛吸纳加盟者;片仔癀药业增资6000万控股漳州市化学品厂,并成立了皇后公司,投巨资创制中药护肤品——“美容之宝”;浙江康恩贝集团养颜堂制药有限公司运用先进技术,从天然药用植物积雪草中提取有效成分,研制出用于治疗各种创伤引起的疤痕及皱纹的扶原OR平皱嫩肤素,并已推入市场……
  除了广大中药企业进军化妆品市场之外,还有众多的化学药生产厂家也不甘落后。例如,以外用药见长的广东顺峰药业,已不失时机地推出了整套护肤用品……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制药企业特别是中药企业进军化妆品领域已成为一种趋势。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国药妆品市场近年来出现的火热景象呢?
  按照化妆品市场的相关法规,传统意义上的化妆品是用来修饰和维护皮肤外观的,无法改变皮肤的生理功能,所以不能满足消费者进行功能性保养的需求。但如果使用药品,消费者又需要医生的处方与指示,同时药品也有潜在的副作用和风险,不适合一般大众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消费者的爱美心理迫使她们希望有一种既像化妆品一样安全又像药品一样有效的“中间体”出现。中药是我国的“国粹”,在消费者心目中,它代表着“天然的、纯植物的、无副作用”等概念。于是,介于化妆品和药品之间的中药化妆品就有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美容消费水平还很低,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预计到2010年,我国美容业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
  与医药行业相比,美容产品的利润要高出许多,而且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这对于拥有专业技术设备和一定资金实力的药企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比如专门生产中药化妆品的“广州敬修堂1790有限公司”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和资金就上马了,而且旗开得胜。因此,利润丰厚、投资风险小、技术要求较低的药妆品这样一个日益崛起的行业,吸引了不少中药制药企业的加入。
  在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药房专销化妆品的品牌众多,有近20个品种。以世界药房专销化妆品第一品牌——薇姿为例,它在全球已经拥有近6万个药房销售点,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已在我国61个城市的600多家药店开设销售专柜。
  日本最大的汉方药生产企业“津村药业”针对日本人喜爱泡澡的习惯所生产的沐浴剂,在日本一向被视为高档保健用品。
  本市也有一个在中药厂生产的叫“积雪白玉霜”护肤产品,也是以天然药用植物积雪草中的有效成分为主要原料,曾经风行一时。
  药店是药企产品特别是OTC产品的传统营销阵地,对于生产厂家而言,利用以往的销售网络基础更容易把药妆品品牌形象打进市场。此外,许多具有美白、祛痘、祛斑、除皱等特殊功效的药妆品也希望按药品的模式销售,因为药店能给消费者安全感和信任感。如果消费者到专业药房选购化妆品,不仅能得到来自医生、药剂师和护理师的免费咨询,还可以享受专业的免费测试和护肤建议。同时,随着医药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药店都在尝试多元化经营之路,有的药店则干脆转型为“药妆店”,专卖药妆品,如“康是美”等。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人们有了皮肤困扰已不再盲目地去百货超市购买各种护肤品来解决问题,而是希望由皮肤科(或医学美容中心)医生开出处方,为她们提供护肤建议。因为某些护肤产品若使用不当的话,有可能会伤害到皮肤。从医生的角度来讲,药妆品配方的完全公开,所有有效成分及安全性经由医学文献和相关科室的临床测试证明,能赢得医生的信任。当然,目前医生们主要还是将药妆品作为医疗辅助品来使用的。
  各类美容中心、女子会所、瘦身房等美容健康机构,因为具有消费方便、价格适中、服务周到的特点,也日渐成为广大消费者护理肌肤和健美身材的主要去处,这对于制药企业特别是中药企业的药妆产品,无疑也是一个很好的销售场所。         

溯源管理
Traceability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