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之痛 (一)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5-06-03 | 142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事件让人们在一夜之间突然发现,这些药物普遍带有损害心血管和胃肠道的风险。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由于种种原因,止痛药在为我们止痛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一些伤害,我们应该如何正视这些伤害呢? 
    胃痛
    杨大伯一直患有消化性溃疡。不久前,他又得了严重的风湿痛,为图省事,他自己到药店买止痛药吃。一个多星期以后,他忽然出现了大便带血、头晕眼花和大汗淋漓等症状。入院后,他被诊断为急性胃出血、失血性休克,通过输血、抗休克等抢救才保住性命。
    教训: 
    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最好在饭后服用止痛药,同时加服复方胃友、双层胃友等胃药。容易造成胃肠道损害的止痛药有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扑热息痛、去痛片、布洛芬和芬必得等,近来在媒体频频“曝光”被指具有严重副作用的就是这类止痛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原则为解热镇痛不超过5天,胃肠道解痉不超过1天。虽然中枢止痛药对于胃肠道的刺激较小且不会成瘾,适合有胃病的人使用,但这类药的止痛作用较弱,一般不作为首选。一般生活中常见的颈肩腰腿疼可选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去痛片对头痛效果较好,牙疼可用泰诺林,痛经可用凯扶兰等。
头晕眼花
    18岁的张小姐每天骑摩托车上学。每月造访一次的痛经都让她额出冷汗、四肢无力。这个月,她参考了生理方面的有关书籍,自己到药店里买止痛药吃。吃药后,痛经确实有所好转,却出现了头晕、眼花等症状。这天,她骑车上学时头晕加剧,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因脑震荡而当场昏迷,到医院治疗了十多天才出院。
    教训: 
    止痛药常有头晕、眼花、嗜睡等副作用,故机动车驾驶者、登高作业者、从事精细操作者应慎用。确实需要服用此类药物者应停止上述操作或工作以确保安全。张小姐的痛经属小病,但她不懂药理,也未咨询医生或药师,擅自服用止痛药,干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反应而发生头晕、眼花、嗜睡等副作用,导致车祸发生,教训深刻! 
肾病
    何大妈患有多年的偏头痛。每次头痛发作她就靠服用消炎痛来缓解症状,同时加服护胃药双层胃友片,自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可是这一个月,她常感到全身无力、口干舌燥、体重减轻、关节疼痛,同时小便次数增多,夜间更为厉害,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等症状。经诊断,她不幸患上了止痛药性肾脏损害。
    教训:
    解热镇痛类止痛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间质性肾炎和肾功能不全;并可对肾脏造成机械性损伤,损伤肾小管,造成血尿、管型尿;严重者可造成肾脏的滤过功能障碍而出现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临床出现浮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故口服止痛药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原有肾脏疾病者慎用。
头痛
    周女士有偏头痛的老毛病,劳累、紧张过度时,偏头痛就会发作。为了不耽误工作,她自己常备有速效止痛药,头痛一犯,马上吃药。开始吃1片药就见效,渐渐地,药物开始“失效”,每次发病她得吃上3~4片才行。现在,止痛药不但止不了她的头痛,还让她出现了持续性头痛。医生指出,她的头痛加重就是过量服用止痛药惹的祸。
    教训: 
    各类速效止痛药多含有咖啡因、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麦角胺等成分,长期过量服用不但起不到止痛效果,还可能导致持续性头痛,且药吃得越多,头痛就越顽固。
    人血中有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神经递质,它与头痛的发作关系密切。长期过量服用止痛药的患者血液中的5-羟色胺含量明显减少,而血小板膜上的5-羟色胺受体密度较高。这就影响了对突触后受体的上调节,干扰了疼痛机制,使头痛加剧。
    有偏头痛或发作性紧张性头痛的患者不可依赖止痛药,经常服用者最好逐渐减少药量,或采用其他药物替代治疗,同时应对患者行为进行干预,运用生物反馈疗法、认知行为治疗、体育运动、调整饮食结构等方法来解除头痛之苦。
    药疹
    章林和几位朋友到新马泰旅游,在泰国的时候不小心得了感冒,吃了朋友携带的速效感冒胶囊,感冒症状减轻了,生殖器龟头上却生出了两个圆圆、肿肿的红斑,红斑上长出了大疱,又痒又痛。这是得了啥怪病呢?意兴阑珊的章林连忙回国。回家后,妻子骂他没干好事,染上了性病。章林有口难辩,上医院看皮肤科,医生询问了他最近的用药情况,才真相大白,原来这也是解热镇痛药惹的祸。
    教训: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引起各种类型的药疹,最常见的是荨麻疹型,还可能是全身红斑型和多形红斑型的药疹,值得一提的是它引起的药物性皮疹有较大的特征性,皮疹为单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鲜红到紫红色的水肿性红斑,中间无正常皮肤,常为水疱,药疹在数天消褪后会留下褐色斑,不易消退。此药疹在身上的发生部位常是固定的,发作一次比一次迅速而且严重。皮疹好发于面部、四肢远端、生殖器等处,常见于皮肤与粘膜交接处,如发生结膜炎,排尿疼痛,口、肛或外阴溃疡。
    如遇到服用NSAIDs怀疑发生药疹后,一般先停用可疑药物,再喝下大量的水,加速可疑药物的排泄,并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在他们的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和激素进行治疗。
    肝受损
    葛总一熬夜就头痛,为防头痛发作,他到药店买了瓶复方阿司匹林片(内含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天天服用。一星期后,他变得疲乏无力,没有食欲。妻子发现他脸色泛黄,劝他去医院看看。他说不碍事。过了几天,他的症状加重,尿也变黄了,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胆红素很高,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经确诊为药物性肝炎,住院治疗月余,才逐渐康复。
    教训: 
    保泰松、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消炎痛等解热镇痛药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即使是人们认为较为安全的对乙酰氨基酚,如果服用不合理,也会伤及肝脏。
    研究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乙酰对苯醌的积蓄对肝脏有很强的毒性。婴幼儿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可发生中毒。饮酒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则更是雪上加霜,加剧肝损害。
    药物性肝炎多有2~8周的潜伏期,早期可有发热、纳差、乏力、皮肤瘙痒、黄疸、皮疹等症状。肝功能检查表现为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最凶险的是暴发性肝炎,此时肝细胞突然大量坏死,肝脏修复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病情急剧恶化,一两周内就可能造成死亡。
    因此,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热镇痛药。一旦发生药物性肝炎,需及时治疗。
    

溯源管理
Traceability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