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刺激医药物流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5-05-13 | 95 次浏览 | 分享到:

    医药行业特别是医药商业步入微利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医药企业便将降费增效的目光聚焦到了物流成本这一环节。各地药店的平价大战更是刺激了医药流通这个“敏感的神经”,使得现代医药物流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备受关注。
平价药店的“秘密武器”
很多人会问:平价药房的药价缘何能低到如此程度呢?平价药店的老总直言从经营环节而言主要有3个原因:进货的渠道来自于全国,掌握了全国上游药品供应链的商业信息,而不是像一些药店主要采购地方药品;在采购中去掉了许多中间环节,主要是现金购货,以更低的价格购药;采购量大。药价之所以低,用一句话作结:供货渠道最直接,品种最全。可见,物流成本是支持药店“价格战”的“秘密武器”。 
渠道规划是基石
    跟所有产业一样,渠道的通畅是医药产品流通的最大前提,目前医药产业的竞争首要体现为分销渠道的竞争。对于中国医药渠道商而言,渠道规划与建设同样是个让人非常头痛的问题。近年来,医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政策又不断对医药产业进行限制,我国医药主渠道商又大多为原有国营医药商业公司转型而来,基本上继续延续着采取计划经济时的三级调拨方式经营,层层调拨导致各级利润更为微薄,这些都使得渠道商对渠道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势在必行。  
    这个时期和渠道商同命相连的则就是那些医药生产企业,作为医药产业链中的上流供应商,在中国即使经过GMP认证筛选之后,市场竞争、市场压力先于渠道商而存在,处方药企业在不择手段的拼抢医院临床处方,OTC药品市场竞争同样是如火如荼。 
    两年来的药店价格大战,终于迫使渠道商几乎全部来重新规划渠道,甚至重新组建队伍来进行长久以来医药流通领域最大的变革。一些民营渠道商取得了先期的成功,更多的地方医药龙头商业也开始关注并开拓外埠市场。但是仍然必须承认,从医药产业销售变革的先行者——医药生产企业那里我们可以观察得更细,更容易使渠道商获得成功路上的经验和教训,更好的避免失败。  
    国外药品批发业发展的过程表明,药品流通渠道的两端(生产商和零售商)对医药批发商的依赖会越来越明显。一是生产商对批发商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生产商愿意借助批发商广泛而专业的分销网络,帮助其提升产品的销量;二是零售商越来越乐意更方便更快捷地从批发商那里购进品种齐全、低价、优质的药品。但从目前国内的竞争格局和经营环境来看,医药批发企业的洗牌运动将变得很残酷。这种残酷也将催生新的市场游戏规则,而这些新的规则也给批发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探索新体制的营建
    国内医药界专家呼唤新型医药物流的“冒尖”,最大程度削减流通环节的成本,最终促成“平价药品”的“全面开花”。 
    降低成本是药品零售业对医药物流的紧迫要求。第三方物流在降低成本方面做得如何呢,据调查,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不满意的原因首先是物流成本高,其次是信息及时性与准确性差。企业抱怨,物流成本上升已成为物流外包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三方物流如何最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必由之路是加快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轨步伐。由于传统机制的束缚,现在有很多人都缺乏对现代物流内涵的真正领会,许多人甚至仍坚持认为“物流就是运输加仓储”。这甚至已体现在药品的原料供应上。当前医药物流发展急需破解的难题倒不是现代网络技术、大型仓储设备、足额的资金投入等硬件,而是先进的医药物流管理观念、医药物流增值服务等软件。国内有不少的医药企业已在寻求新的物流管理模式。专业物流公司在网络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其配送网络比较健全,甚至可以渗透到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乃至县级城市,无疑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配送成本。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医药企业集团意识到药品消费市场的重要性和药品零售产业的发展趋势,纷纷把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医药零售网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探索医药流通新体制的营建,真正削减流通环节的成本,返利于民。 
来源:医药经济报 
 

溯源管理
Traceability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