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涵春堂举办230周年庆典活动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3-11-25 | 116 次浏览 | 分享到:
 
 
 
230周年庆典活动花絮
 
 
弘扬中医药文化,造福于民生健康
    上下五千年,凝聚成中医药的独特文化,这一国之瑰宝更是世界医药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老字号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行业的风雨变迁,改革开放的30余年更刻录了中医药蓬勃发展的历史足迹。值此童涵春堂创建230周年华诞之际,为全面贯彻国务院提出的提升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能力的要求,百年老字号、中华老药铺“童涵春堂”在创新中传承发展,于2013年11月23日,在旗舰总店老城和童涵春堂国药店举办了“弘扬中医药文化,造福于民生健康”系列主题便民活动。百支野山参精品汇聚一堂,堪称是目前为止本市最大规模的野山参精品荟萃,来自长白山的参农和童涵春堂执业药师,将向大众免费传授人参知识、免费鉴别各类名贵药材。与会的业内人士,共同呼吁要多宣传,让市民知道上海有正宗的野山参,行业要进一步加强自律,从源头上,从经营的各个环节上确保药材质量。
    10位知名书法家泼墨挥毫书写着一幅幅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同期展出的野山参稀世珍品交相辉映。全国名老中医、90岁高龄的秦亮甫教授也为祝贺童涵春堂230周年欣然提笔,精神抖擞的秦老笔走游龙,遒劲有力的笔锋赢得了阵阵掌声。
    在活动现场,一位民间收藏家还向童涵春堂中药博物馆捐赠了自己多年的珍藏“墨宝”:1956年手抄中药方剂等共10,包括诸病分类要方、四言脉诀、药性赋、医案记录等内容,偶得于一位中医世家的朋友。毛笔小楷的一笔一划间见证着抄录着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孜孜追求,将自己在中医临床中的累积经验仔细记录,早已卷边的书角也印刻着原主人时时翻阅研读的痕迹。数十年倏忽而过,但墨香犹存,一位敬业的中医身影跃然纸上,用笔墨记录着上个世纪50年代上海中医药文化的一个缩影。这些资料对研究那个时期的中医药文化发展程度、本埠常见病、医生用药习惯等均有较高的历史档案价值。
   “文化同源”,童涵春堂230周年之际,没有开展庆典仪式,而是以实实在在的“名店、名家、名医、名品、名药”,谱写了一段传统中医药文化与书法文化交融的佳话,向公众展现着230年品牌历史所沉淀“国药生辉,文化强企,梦想健康”的特色底蕴。(童涵春堂   杨颖报道  卢冬虎摄影)
 
 
 
 
溯源管理
Traceability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