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国办发〔2018〕56号)》。通知称,根据机构设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国务院决定对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其中,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一职由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兼任。上述通知还披露,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财政部部长刘昆、人社部部长张纪南、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担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此外,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设在卫生健康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督查落实领导小组会议议定事项,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马晓伟兼任秘书处主任,秘书处具体工作由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承担。
另据通知介绍,领导小组秘书处设在卫生健康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督查落实领导小组会议议定事项,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马晓伟兼任秘书处主任,丁向阳、王贺胜、连维良、余蔚平、邱小平、李滔、徐景和兼任秘书处副主任。秘书处具体工作由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承担。
此次调整,相比前一届深改组组织成员,副组长单位除卫健委(卫计委)、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务院,今年新挂牌的医保局正式加入深改组,直接体现出新时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风向。
长期以来,公立医疗机构的处方药销售占国内药品零售总额的七成以上,医院处于买方市场的垄断地位,致使数量众多的医药工商业企业在市场上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医药产业链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传统的医保对医院的付费方式采取按项目支付,临床医生为获得灰色收益存在过度诊疗的现象,并同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经营方式一致。医院终端缺乏降低医疗、药品费用的内在驱动力,医保对医疗机构的约束作用有限,尽管“医药分开”探索多年,但推进速度仍然较慢。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医药付费机制改革的关键节点,深改组组织架构调整,将为实现“医药分开”奠定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改革和监管基础,过去依靠药品高定价、渠道空间大,“高举高打”拉动销售的药品营销方式将被改变,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经营行为将产生革命性影响。有了全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医疗终端也会产生主动降低药品采购价格、优化医疗服务行为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