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讯 从去年下半年起,医药行业面临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最初中药原材料随农产品价格猛涨,随后化学药的基本化工原料和辅料价格也全线上升。2008年以来,药品外包装价格也大幅飙升,诸多医用包装材料均呈价格上涨态势。
从目前情况看,这一轮涨价浪潮不会在短期内结束,可以断定,成本上涨将是今年影响医药产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医药企业进入高成本时代。高成本压力将带来至少三方面的影响。
第一,药品价格倒挂现象将更突出。对一些利润空间有限的药品而言,如不能及时调整零售价以及中标采购价,随着成本提高,企业可能因生产这些品种而无利或亏损停产,这就容易造成某些急需药品临床短缺。人血白蛋白等部分血液制品紧缺就与价格倒挂有很大关联。
第二,终端频繁提价。片仔癀提价并非个例,在药品原辅料价格不断上涨、运输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品牌药商为给商业渠道留足利润空间,纷纷号召终端提高零售价。
第三,普药进一步微利化。高成本影响最大的是原本价格空间就有限的普药品种,单纯以普药销售为主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甚至可能引发普药市场重新洗牌。而创新药物或进口药物由于产品定价较高,相较于价格低、数量多的普药而言,具有较高的抗原料涨价能力。
普药企业面临过大压力,其根源在于创新能力不足、普药产品产能过剩,这同时暴露出目前国内多数企业单纯依靠价格竞争谋求生存的弊端。创新能力差的企业抗压能力弱,很容易被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