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老师:张增良 上海华宇药业有限公司 副主任中药师)
根据上海中药行业协会沪中药协字[2007]6号文件,做好2007年的中药防霉保质工作的要求,对《上海中药饮片重点养护目录》的252只中药(其中兰色三角形标记151只,兰色圆形标记101只)在防霉保质期间要进行重点检查。
兰色三角形标记在梅雨季节(6~9月)3~5天抽查一次。
兰色圆形标记在梅雨季节(6~9月)7~10天抽查一次。
保管员需负责所辖商品的检查,质量员和养护人员应密切配合,检查要有详细记录,发现问题专门研究,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考虑到各基层商店的检查条件,根据中药行业老前辈的长期实践,现将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检查方法介绍如下:
(一)含水量的检查
在库储存的饮片含水量一般以12%左右为宜。当含水量过低,容易使饮片损耗大,且会使中药断碎,使糖、盐制品折出结晶。如果含水量过高,则中药的质量就会产生不稳定情况,容易产生霉变、虫蛀、变色等现象。
1、感观检查。感观检查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缺乏严谨性,但对于日常检查有一定的作用。检查菊花、红花、旋覆花等花类中药时以手握不成团,放手松散,则说明含水量尚可。检查芙蓉花时看花蒂如果不潮,不粘手则为干货,手握有潮感,成团不散为潮货。检查白芷、黄芪、甘草等根类中药,以能折断、两相碰撞发声响脆为则干货。检查泽泻、干姜等块根、块茎类中药可采用手扻、榔头敲等方法来看药材的硬度、脆度、韧性等以观其干湿程度。种子类药材当其表面光泽,用牙咬时坚硬发响声则为干货。
2、按药典方法进行含水量测定(烘干法、甲苯法)。
(二)虫蛀检查
1、包装表面检查。查看袋的缝口、货垛地面四周有无蛀屑和吐丝,敲打货垛及包装看有无蛀屑,周围有无飞蛾。耳听天牛成虫危害时,将耳朵紧靠货垛,当听到“咔咔”声则是天牛在咀嚼时发出的声响。
2、开包开箱检查。饮片有无蛀洞蛀屑,有的蛀洞如针样的细小但内部已蛀空,如甘草、冬虫夏草。
根类药材、饮片检查时特别要注意它们的缝隙,应采取折断或敲打等方法检查。
胖大海等果实种子类中药检查时要敲碎检查内仁。
菊花、凌霄花等花类应掰开花芯处进行检查。
动物类中药检查时,要注意动物的肌肉厚实处,如蛤蚧的尾巴。
(三)霉变检查
1、花类:红花、菊花、松花粉吸潮发热说明已被微生物浸染,产生热能积蓄,有的已结块甚至有霉陈气,最后外表出现霉点。
2、根及根茎类:药材的两端,饮片的切面如果发毛,表明已开始萌霉。
3、果实种子类:带壳的使君子等多在内部生霉,应砸开检查;检查大枣时要注意结合含水量,一般含水量超过20%以上的大枣在破口处生霉、腐烂,果皮表面有黑斑、黑点,大枣发酵后,散发出一种坡似酒的气味。浮小麦、麦芽等要注意检查表面是否有黄、黑斑,如有这些现象则说明已霉(此时在显微镜下可见曲霉附着)。
(四)泛油检查
1、果实种子类:柏子仁、火麻仁、核桃仁、君子仁、李仁等,在炮制时失去了种皮,易氧化或在霉菌代谢作用下,发生油脂酸败,散发油毫味甚至色泽变深。
2、根及根茎类:玉竹、天冬、牛膝等泛油时,手摸发粘、发软,色泽变深。当归泛油后香气减退,断面茬口颜色变深。
3、动物类:色泽变黄、有油毫气、甚至产生腥臭气。
[按:此文是张增良老师防霉保质专门知识和技术讲课内容整理的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