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4日中药行业协会假座上海图书馆会议厅召开了就野山参质量和市场研讨会。
出席人员有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处处长盛国远,药品经营单位、中药饮片单位等25家企业分管领导共30余人参加。邀请参加会议的新闻媒体有9家:新闻晨报、劳动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中医药报、医药经济报、上海医药报、中国医药报、上海日报。会议由中药行业协会秘书处负责人陈正辉主持。
协会副秘书长孟嗣良在会上通报了前期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受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调查是由协会秘书处专业人员并邀请业内人参资深鉴定专家分成三个小组分赴铺五个区进行的,于去年年底对本市部分药品零售企业和保健品市场销售的野山参情况进行了一次质量抽样调查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这次被抽查的野山参质量总体情况还是好的,但是也有部分野山参的质量不符合现行的药典(2000版)的规定,主要问题是:
1. 芦、须有粘接痕迹;
2. 表皮纹粗,无芦,外行较差;
3. 标签贴与鉴定证书编号不符;
4. 等级不符。二等规格卖一等、五等规格卖四等、六等规格卖五等,与上海中药行业协会的价格分类不统一。
去年12月18日,由上海中药行业协会联合上海市药学会共同举办了“贵重药材真伪鉴别和义务咨询活动”,邀请资深药学专家和知名中医教授为消费者对各类人参、冬虫夏草、哈士蟆等贵重滋补药材进行真伪鉴别,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那次活动中,有不少消费者将亲友赠送、在保健品市场或地摊上购买的人参、冬虫夏草、哈士蟆等贵重药材拿来鉴别,发现有不少假冒伪劣药材。
会上有5家单位代表发言,他们是:雷允上药业旅游保健品公司神象参茸分公司、蔡同德堂药号、雷允上药城分公司、童涵春堂药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北京同仁堂药店有限责任公司。
5家单位的发言分别就目前本市野山人参市场上出现的混乱现象,表示要自觉加强企业自律,加强对野山人参的经营管理,抓源头、抓质量、讲诚信、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他们的发言代表了大多数经营单位的共同心声,强调了加强野山人参的经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维护人参药品市场稳定发展更是企业共同的责任。
会上,协会许锦柏会长就规范人参市场管理谈了几点想法:
1.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山参市场的经营秩序,对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违规经营山参要加大处罚力度,保护广大消费者利益。
2. 规格不符、等级不一的情况,协会要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商,统一市场分级标准,以规范市场。
3. 加强行业自律检查,协会拟组织一支人参资深专家组建的队伍不定期随机抽查本市范围内的人参产品,重点加强野山人参的经营管理。
4. 野山参鉴别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协会将邀请人参资深专家着手对从事野山参鉴定员、采购员、检验员、营业员进行专题培训,并发予培训证书。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处盛国远处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第一、 通报了2005年版国家药典将取消野山参名称,实施时间为2005年7月1日。改称林下参、籽海;
第二、 政府主管部门将加大力度查处①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违规经营山参。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山参。③鼓励知情者揭发举报;
第三、 要求有关经营企业进行仔细的内部检查,贴牌单位尤其要加强内部自查,对不合格的野山参进行清理剔除,防止其流入市场,检查结果将在行业内部进行公布;
第四、 肯定了协会所做的工作,要求继续加强行业自律;建议行业的专家与药监部门一起对山参的质量检验标准进行交流探讨;
第五、 要求媒体加以正面宣传,引导老百姓到正规药店购买山参。
会议达成了共识,自觉加强行业自律是企业的应尽职责,诚信经营严格管理,共同来维护本市人参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