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platform
服务平台

国家医改重磅文件,这5点影响药企

来源:赛柏蓝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1-10-19 | 14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明医改再获国务院专文推广,诸多重点影响药品耗材营销走向

 

刚刚,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医改发〔2021〕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巧合的是这次正好也是2号文件,两年前,也是国务院医改组下发了一个2号文件,不过与这次专门推广三明经验不同的是,那次推广的是福建省和三明市的医改经验。

 

不管怎样,国家层面出台文件专门推广某一地医改经验确实是“前无古人”。

 

那么这次在这个时候再次专门下文推广三明经验,出于什么背景?有哪些政策值得药企格外注意?后续可能对医药行业产生什么样影响?笔者今天就与大家聊聊。

 

 

01

 

 

 

为何此时出台文件深入推广三明经验?

 

2019年11月15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国医改发〔2019〕2号)。

 

通知指出,近年来,福建省和三明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并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突破,取得了积极成效。

 

当前,深化医改的重点更多集中到抓落实、见实效上,要进一步坚持改革方向,发扬斗争精神,巩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

 

为充分发挥典型经验对全局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现就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经验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文件总结了福建和三明医改六点经验并明确提出24项重点任务,要求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结合实际制定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经验、深化医改的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各地市和相关部门具体任务并组织实施。

 

但此后各地在学习经验和落实任务方面成绩并不突出。

 

2021年2月10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按照前述通知发出关于认定福建省三明市为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的函(国医改秘函〔2021〕7号),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医改成果,建立推广医改先进典型经验的长效机制,并于随后印发了医改经验推广基地管理办法。

 

3月,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视察福建时,专门去了三明市,体现最高领导人对三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心。

 

他指出,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时,邀请三明市领导作了三明医改专题报告,并决定把总结推广三明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和工作方法,持续加大经验推广力度。

 

不久前,国家陆续制定出台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其中明确是借鉴了三明的经验,这也是医改挺进深水区的重要标志。

 

而到了深水区。摸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显然就蕴含太大风险,需要一个“渡船”,而三明医改无疑就是这个渡船。

 

 

02

 

 

 

五方面政策值得药企格外注意

 

1.常态化集采将对企业造成深远影响。《实施意见》明确,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逐步扩大采购范围,力争2022年底前采购药品通用名数超过300个。

 

“十四五”期末,每个省份国家和省级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通用名数要超过500个。加强医疗机构采购和库存管理,适应集中带量采购要求。再加上此前国家发布的十四五医保规划,耗材也将实施集采至少五类以上。

 

《实施意见》还规定,落实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激励医疗机构合理使用、优先使用中选产品。鼓励以省为单位或建立省际联盟对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实施集中带量采购,每年至少开展或参加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各1次。鼓励地方加入“三明采购联盟”。各省份和省际采购联盟、“三明采购联盟”等中选结果、交易信息、中选产品降价幅度和约定采购量等信息,及时上传国家医保信息系统。

 

2.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必然导致药品使用量下降。《实施意见》指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逐步减少医保基金按项目付费的比例,提高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按病种分值付费、按床日付费、门诊按人头付费等医保支付方式所占的比例。到2025年,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或按病种付费的医保基金占全部符合条件的住院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达到70%。加快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等改革试点,2021年年底前试点城市全部进入实际付费阶段,及时总结经验并在全国推广。

 

3.合理用药纳入考核与公示内容必将极大影响药品使用量。《实施意见》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把合理用药、规范诊疗情况作为医疗机构信息公开重要内容,定期向社会公布。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公立医院医药费用合理增长机制,以大型公立医院为重点,加强医疗服务、药品、检查检验等费用增长监测,将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纳入对公立医院院长的考核评价指标。

 

4.医共体内统一药品目录及慢病长处方推开将有利于基层市场放量。《实施意见》明确,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逐步实现县域医共体内行政、人事、财务、业务、用药目录、信息系统等统筹管理。探索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资金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5.县级医院专科能力提升有利于专科用药和耗材下到县。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也提出要加快县级医院专科能力提升,明确要建设县级医院五大中心,《实施意见》也提出,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增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能力,逐步提高县域就诊率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

 

 

03

 

 

 

后续可能对医药行业产生什么样影响?

 

五个方面政策的大面积推开并落地实施必将对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1.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将对企业造成深远影响。特别是采购范围的逐步扩大,使得企业不积极参与集采,“玩转”集采,肯定活不下去。基于此,企业必须建立自己可资利用的智库,把集采政策、规矩学通弄懂。不但要与国家联采办玩而且还要与各省组建的采购联盟玩。

 

2.必须做好应对支付方式改革和合理用药后导致的药品使用量下降。在这种必然要到来的大趋势下,尽可能平稳着陆。包括改进营销系统,完善物流体系,拓展基层市场,努力加大创新力度等。

 

3.瞄准医共体内统一药品目录及慢病长处方推开后的基层市场。多年以来,基层受基药和医保目录的严重影响,基层医疗服务快速萎缩,按照《实施意见》,将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用药目录统筹管理,也就是有可能实现基层医疗机构用药与二三级医疗机构衔接,尽管这并不是《实施意见》提出的新要求,但相信三明经验会对这一政策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会使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这一规定更好的付诸实施。

 

而其实施的结果必将促进基层医疗服务的复苏,用药量也可能会增大。同时,随着慢病长处方的推开,也有利于基层和病人用药需求,企业除了关注基层市场外,还要注重直接通过药品线上销售服务这一新兴市场。

 

4.县级医院专科能力提升也是企业利好之一。按照各种政策要求,县级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将是必然趋势,而县级医院专科能力的提升必将促使专科药品和专科耗材的使用量增加,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包括糖尿病治疗的药品、产品、心脑血管疾病、骨科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