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platform
服务平台

SFDA将修订现行标准--动态提升GMP认证水平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4-12-29 | 245 次浏览 | 分享到:

  化学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的GMP认证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但并不意味着获证企业从此可以一劳永逸,永远停顿在现有质量管理水平上。11月11日,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在十周年庆典上,与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举办了提高GMP水准研讨会,与会人员就不断提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了交流。
    由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产品品种也在不断增加,这决定了GMP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我国从1982年制定的《药品生产规范》,形成了GMP的雏形,1992年制定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又进行了修订,GMP标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针对有人提出的cGMP(现行GMP)概念,SFDA安全监管司助理巡视员王者雄表示,中国的GMP认证一直都在不断提高标准,现行标准从文本看,与欧美国家的标准相差不大,不足的地方在于实施水平和监督检查水平,这是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和生产企业下一步要努力提高的地方。王者雄指出“c”的关键是要使操作人员始终如一地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范执行。
    据了解,SFDA正在着手进行现行GMP标准的修订。此前,SFDA安全监管司司长白慧良曾经表示,下一步GMP标准要求提高的重点在于软件方面,比如提高人员意识、加强培训、加强信息利用等,而在硬件方面不会要求企业再进行大的投入。
    王者雄透露,SFDA计划将在明年开始实施修订后的标准。王者雄表示目前国内医药界对cGMP概念的认识虽然还不是很一致,但可喜的是,许多药企在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他同时强调指出,cGMP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或者另一种版本的GMP,也并非按照修订后的标准获得的认证就叫cGMP。cGMP概念强调了GMP标准和认证的持续改进性。无论如何,cGMP的提出,透露给生产企业一个强烈的信号:GMP标准在不断提高,企业需要持续不断改进实施GMP的水平。在这方面,外资企业已经开始探索。据了解,惠氏制药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SCI(可持续规范运作规程),通过27个质量体系元素,建立一个周而复始、没有终点的良性循环管理体系,上海罗氏制药也在开展类似的工作。他们的经验值得国内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