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期刊
Information periodical

麝香保心丸重生成为中药名品之路

来源:米内网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1-05-20 | 158 次浏览 | 分享到: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正式提出后,改变了传统经验医学的认识和实践模式,现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药物治疗的重要思想指南和实践工具。

在中药传承与创新亟待更多突破的情况下,上海和黄药业组织了麝香保心丸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开发,并进行深入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等临床研究,开展了在中药领域较为少见的高标准循证医学研究,利用相关研究成果推进学术推广,把麝香保心丸培育成为中药名品,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走出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

120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范维琥教授领衔开展符合国际规范的麝香保心丸大型循证研究——MUST研究的结果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正式刊出,MUST研究对2673例患者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与标准药物联合安慰剂治疗组相比,标准药物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组降低了26.9%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表明在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麝香保心丸,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次并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长期用药安全有效。

MUST是为数不多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中药IV期临床试验,堪称中医药现代化的里程碑式研究。麝香保心丸作为全国闻名的中药产品,业界对其传承与创新的成功之路非常感兴趣,因此,米内网一行与和黄药业总裁周俊杰先生对麝香保心丸的传承与创新实践进行深度探讨。

和黄药业周俊杰总裁告诉我们,麝香保心丸前身为苏合香丸,最早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苏合香丸的基础上,1974年至1981年,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戴瑞鸿教授(美国心脏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国家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化与临床研究室主任)承接了上海中药创新开发的任务,组建了中西医结合的专家组,在中医药理论传承基础上,运用现代化药理研究方法,对原来的苏合香丸有效成分进行了逐一筛选,在保留原组方心血管活性成分、去除药效不明显或有害的成分后,历经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人参苏合香丸等阶段的长期开发,成功优化确定了现有麝香保心丸的7味组方及含量,并采用独特的微粒丸技术,使苏合香丸最终以麝香保心丸的身份得以完美重生。

周总还提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剑桥大学血管新生研究室的教授看到麝香保心丸在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文章,觉得又新奇又怀疑,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中药不可能这么快就做在当时较前沿的血管新生的研究,所以他们借在上海开学术会的机会找和黄药业,问他们是否也可以做下这个实验,也因此,上海和黄药业还与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麝香保心丸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不断探索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内在机制。

在坚持走循证之路的过程中,麝香保心丸也获得了国家中药保密品种、国家重点新产品等诸多荣誉,并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甲类目录》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等。同时,麝香保心丸获得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等多个指南和共识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