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期刊
Information periodical

上海中药行业200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6-09-01 | 10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 中药工业生产情况
    上半年本市医药工业生产与销售产值分别为125.15亿元和121.7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4.94%与+15.70%(上半年全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为2601.55亿元,同比增长20.07%;医药工业销售产值为2405.55亿元,同比增长20.20%),中药工业产值增幅低于全市医药工业的平均增幅,分别为+9.50%与+10.45%。中药工业的二大板块,即中成药生产与中药饮片的产值增长极不均衡,中成药企业产值与去年基本持平,增幅仅为2.19%;而中药饮片工业产值增长显著,生产与销售产值增幅分别达+26.71%与+29.36%,位列本市医药工业产值增幅前列。
    上半年中药工业利润总额与同期比下降了8.77%;而其中中药饮片工业利润下降幅度又大于中成药,达到了33.38%,这种产值高速增长但是利润急剧下降的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从报表数据及企业情况反映出:上海中成药工业的大多新产品由于刚刚进入上海医保目录,市场开发尚未跟上,造成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同时由于国家对药品价格的控制,价格一再降价,以及医药工业企业因GMP改造后营运成本提高,水、电、煤、汽等费用的上升造成工厂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水平普遍下降。
二、医药商业销售情况
    今年上半年本市医药商业销售额平稳增长,达到206.29亿元,增幅为7.15%。其中:“对居民和社会集团零售额”增长较快,增长幅度为9.61%,是拉动医药商业增长的直接原因。在“对居民和社会集团零售额”中,药店零售额及对医院的销售形成反差,药店销售出现下跌,下降幅度为8.17%(至6月底本市药品零售店的总数已达2253家);而对医院销售额则上升了13.99%。对医院的销售占社会零售额比例达到了71.35%。药品批发贸易额也出现下降(-0.35%),但药品对外省市的销售额则增长了18.97%。
    从已有的统计数据中显示,上半年本市中成药销售额增长幅度大于西药的增长幅度,两者分别为19.39%和5.59%。中成药的药店零售额增幅明显(+12.46%),而对医疗机构的销售额的增长率仅为1.78%;与此相反,西药的药店零售额出现下降,幅度为-7.47%,而西药对医疗机构的销售额则增幅较大(+16.65%),二者形成明显的剪刀差。究其原因:一是中成药中OTC品种较多,在本市医保定点药店中销售明显上升,二是医院对处方金额加大了控制力度。
    中成药市外销售额的增幅十分明显(+54.75%)。
    上半年本市中药饮片销售额的增幅为29%;其中对医院的销售额增了24.41%,而药店对居民的零售额增了22.51%。
    上半年本市参茸、保健品的销售均有增长,增幅为7%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