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运行态势良好
医药工业生产、收入增长持续回升
2004年前3季度,医药工业完成增加值992.88亿元,同比增长15.08%,其中9月份完成116.16亿元,同比增长19.27%,虽然增幅比8月份有所回落,但仍继续了5月份以后增长持续回升的势头。
前3季度,医药工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453亿元,同比增长17.57%,销售收入增长呈持续回升态势。
前3季度,进口的最大项仍然是医疗器械,前9个月的金额共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58%,其次为化学原料药的6.24亿美元,中成药的5.36亿美元、西成药的4.91亿美元,以上4项占了进口总额比例的97%;出口的最大项是化学原料药,为18.8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8%,其次是医疗器械的12.34亿美元,增长40.47%,卫生材料出口达到5.22亿美元,中成药和中药材出口在1.5亿美元左右。
前3季度,医药工业实现利润213.76亿元,同比增长11.4%,在主要行业中,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利润为66.76亿元,同比增长8.59%;化学原料药工业为37.1亿元,下降10%;医疗器械工业为18.68亿元,增长58.29%;生物制药工业为17.48亿元,增长20.58%;中成药工业为50.49亿元,增长17.22%。
从各行业实现利润占医药工业利润总额的同比变化看,化学原料药所占比例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有所好转;化学药品制剂在上半年同比还高1.72个百分点,而在前3季度则下降了0.81个百分点,表明3季度制剂行业效益下降明显;而医疗器械则提高2.59个百分点,其次是中成药的1.17和生物制剂的0.62个百分点,表明医疗器械效益提高显著,中成药继续得到改善,生物制剂市场已复苏。
医药行业投资增长趋于稳定
前3季度,医药工业完成投资395.07亿元,同比增长19.6%,初步显现V字型波动趋势。其中3季度完成投资168.32亿元,比2季度增长6.7%,9月份完成投资62.98亿元,为今年以来仅次于6月份77.3亿元的投资规模。
主要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生产集中度较低制约行业发展
虽然目前我国医药制剂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一,但制剂只有4000余种,与发达国家的几万种相比差距较大。在品种较少的同时,一些领域重复生产导致的恶性竞争则十分严重,如一个抗生素品种甚至有几十个、上百个企业在生产。我国大输液(包括葡萄糖、氯化钠、氨基酸、脂肪乳等制剂)年产能力已达70亿支,而市场年需求量仅为30多亿支。在消费方面,抗生素、心血管药物和老年病药物构成需求的主要方面,其中抗生素为最大类品种,阿莫西林、头孢拉定、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等市场扩张较快。
今年以来,原料药价格的不稳定和原料药企业对下游产品的开发对制剂行业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受成本推动等因素影响,7月,大输液开始全国范围提升,平均涨幅25%,一些已停产的企业因价格的上涨而开始恢复生产,整个行业生产严重过剩的状况不减反增;面对青霉素价格的一路走低。
前3季度,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94.13亿元,同比增长17.92%,增幅比上半年有所回升;实现利润66.76亿元,增长8.5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近2个百分点。
中药行业运行总体平稳
前3季度,中药饮片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8.25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在上半年比1季度回落6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回调近3个百分点,销售成本增幅高于收入增幅加深的状况明显改观,当期成本增长13.14%,比上半年回落1个多百分点;当期实现利润9.84亿元,扭转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
从主要企业情况看,武汉华珍药业和武汉中联药业从前10名退出,而北京利仁康药材经营中心和兰洲佛慈制药则进入前10名,其他企业位次基本稳定。有6家企业收入增长,其中武汉华珍药业有限公司达到106.14%,4家企业收入下降,其中武汉中联药业下降38%;在实现利润方面,有5家企业增长,其中武汉华珍药业增速达到160%,而广西金嗓子公司利润下降42%。
中成药工业1~9月份完成销售收入479.85亿元,同比增长14.9%,增幅比上半年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低于成本增幅的提升。当期实现利润50.49亿元,同比增长7.22%,增幅比上半年提升近3个百分点。
从中成药工业销售前10名排序及其与上半年排名对比看,天士力集团从上半年的第4位跃升到第1位,其销售增幅达到43.7%,利润同比增长30%;汇仁集团稳居第2位,但其利润出现下降;吉林修正药业从第10位升到第6位,其销售与利润保持同步增长的同时,比上半年增幅均有较大提升;总体看,与其他行业相比,中成药工业各次变化较大。
生物制药前景广阔,疫苗市场蕴含商机
近20年来,生物制药在整个药物和生物制品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到2002年已经达到15%左右。目前,全国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有500家,其中生物制药企业总数约在200~250家,包括原化学制药企业参与到生物制药,如华北制药;新建立的生物制药公司,如沈阳三生、深圳科兴等和上市医药版块企业引入生物制药项目。在生物制药尖端领域———基因工程方面,国内真正在做的企业不到50家。虽然基因工程药品品种不少,但真正赚钱的只有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和基因工程干扰素。
前3季度,生物制药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适度快速增长势头,完成销售收入178.34亿元,同比增长26.46%,增幅比上半年回升近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7.48亿元,增长20.58%,增幅比上半年略有回落。
跨国公司着力运作,器械制造借势腾飞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普及型医疗器械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之一。相关资料表明,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为548亿元,其中高技术医疗设备约100亿元,并且在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增长。
前3季度,医疗器械工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60.29亿元,同比增长19.44%,增幅在上半年比1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回升1个多百分点;实现利润18.68亿元,增长58.29%,比上半年增幅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成本增幅比上半年回落近两个百分点是效益提升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