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期刊
Information periodical

药农今年种植药材须特别注意的问题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5-04-20 | 19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05年版新药典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行。新版药典较2000年版药典有很大改动,如采用现代仪器进行含量测定方面,增加了许多内容,对于一些多来源的药材进行了分列,载明了它们的含量差异以保护地道药材,还有新版药典首次建立了药材重金属、农残含量限量标准等等。广大药农今年种药时最好参照新版药典,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切忌盲目南药北移、东药西栽。

    药农种药不能盲目跟风,看市场上什么品种价高,就来种什么品种,忽视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应环境.盲目地进行南药北移、东药西栽。因为每种药材的各种药效成分,都是在特定的气候环境中形成的,离开了这种特定的气候环境,其药效成分便难以形成。为了保护道地药材,加强药材质量的可控性,2005年药典对于551种药材及饮片的281个品种建立了含量测定,如当归、地黄、白芷、远志、红花等原来旧药典只规定了性状鉴定方法而没有规定含量测定方法及标准,新版药典对药材及饮片普遍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及标准,如当归新版药典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阿魏酸不得少于0.05%;地黄新版药典规定生地黄按干燥品计算,含梓醇不得少于0.20%;远志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远志酸不得少于0.70%等等。新药典的实行将宣布不标准、不合格的药材不准销售和使用,将伪劣、假冒药材清除市场之外,这一点务必引起广大药农的注意,千万不可盲目进行药材引种,以防生产的药材不合格,给自己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二、注重土壤检测、防止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

    2005年版药典首次对中药材采用原子吸收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并首次规定药材含重金属铅≤5.0mg/kg;镉≤0.3mg/kg;汞≤0.2mg/kg;砷≤2.Orng/kg;铜≤20.Omg/kg。另外新版药典规定:有机氯残留量照农药测定法测定:六六六不得过千万分之二;滴滴涕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不得过千万分之一等。因为这些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对人体有害,今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超标的药材将不准出口和销售使用。这就要求广大药农务必在药材种植中作好这方面的土壤检测,在药材除虫防病中也要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的长效农药,防止生产的药材重金属和农残超标而销售不出去。

    三、注意区别种质来源的地道性。

    过去我们药农种药材,往往忽视药材种质的道地性,是这种药材就种,其实这种多来源多产地的药材种苗所生产的药材,所含成分差异很大,如金银花,过去旧版药典规定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而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只含绿原酸,含木犀草苷很少或不含。因此,2005年版药典只规定了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为正品金银花,并规定了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不得少于1.5%,

    含木犀草苷不得少于0.10%。而将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单列入山银花项下。类似这种多来源、所含成份差异很大的品种,如葛根(野葛、粉葛)黄柏(川黄柏、关黄柏),前胡(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紫草(软紫草、硬紫草)土木香(土木香、藏木香)等所含成分及含量差异很大,新版药典都进行了分列,提醒广大药农在药材种植中注意区别。

    四、作好小面积实验,切忌只追求产量,忽视质量。

    药农种植药材再不能只追求亩产效益和个大条长, 2005年药典对药材的含量标准进行了修订,有的提高了含量标准,如白芍,旧药典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芍药苷不得少于0.80%,而新版药典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芍药苷不得少于1.6%,还有,新版药典对部分药材增加了有效成份,如丹参,过去旧药典只规定了丹参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新药典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本品含丹参酮ⅡA不得少于0.20%,另外规定本品含丹参酚酸B不得少于3.0%。类似这些品种提醒广大药农在种植药材时,第一不要只认为生产的药材产量高、个大条长就盲目引种;第二在药材田间管理过程中,不要只追求亩产量,而忽视内在质量,一定要作好小面积实验,总结好管理经验和操作技术等,检测合格后再在本地区大面积种植,千万不要盲目大面积扩种,以防造成损失。

    总之,2005年版药典的颁布.将是中药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它要求广大药农从中药第一车间作起,确保生产的药材标准化,无公害化,广大药农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药典,以生产标准化、无公害的绿色药材.为中药现代化作出贡献,同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来源:《中药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