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期刊
Information periodical

无菌企业近三成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3-09-02 | 103 次浏览 | 分享到: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报了无菌药品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情况,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1319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中有329家企业部分或全部通过了新修订药品GMP认证,占全部企业数量的24.9%,但产品供应能力已超过六成,认证不通过引发的药品供应不足之虞,正逐渐消解。
    按无菌药品四个主要剂型进行分析,大容量注射剂共有337家生产企业,目前已通过92家,占该剂型企业总数的27.3%;粉针剂共有215家生产企业,目前已通过48家,占该剂型企业总数的22.3%;冻干粉针剂共有396家生产企业,目前已通过77家,占该剂型企业总数的19.4%;小容量注射剂共有690家生产企业,目前已通过115家,占该剂型企业总数的16.7%。
    经初步统计,全国药品生产企业4个主要剂型有1028个无菌药品品种,已通过认证的企业能供应630个品种,占品种总数的61%。《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中有171个无菌药品品种,已通过认证的企业可生产141种,占比为82.5%;临床常用的无菌药品品种有563个,已通过认证的企业可生产352个,占比为62.5%。综合考虑企业产能和市场占有率,目前无菌药品四个主要剂型中,从通过认证的企业满足市场情况看,大容量注射剂和冻干粉针剂已超过70%,小容量注射剂接近60%,粉针剂接近40%。
    根据数据分析,我国药品生产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比较突出,比如冻干粉针剂仅通过不到20%的企业,就能供应将近70%的市场需求,通过比例和产能供应比例之间的反差较大,充分说明了我国医药产业结构、产能存在的问题。因此,从产业结构、产能角度看,实施新修订药品GMP,对于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医药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十分必要。
    通报指出,目前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对新修订药品GMP认证工作仍存观望态度,推进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的进度迟缓。按目前的进度和2013年底的时限要求,下半年可能会出现集中申请认证的情况。
    国家总局明确,下一阶段,药品GMP认证要继续坚持标准不降低、时间不延长的原则,凡今年12月31日前未通过认证的无菌药品生产企业,自2014年1月1日起必须一律停产。各地应引导企业理性看待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的时限,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改造,早日通过认证。对于不具备条件的企业,鼓励其主动放弃认证,落实各项政策,妥善处理善后问题,形成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