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上海市中医药条例》施行之日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稚嫩童音伴着朗朗书声让传承数百年的《汤头歌诀》又“活了起来”,这是在第26个世界读书日前夕,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雷允上西区)组织策划的一场校园主题活动,通过齐声诵读经典古方,让更多学生走进道地的中医药传统文化。
像这样的活动,雷允上西区全年会策划组织百余场,作为拥有三百余年历史的中医药老字号企业,近年来也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结合不同文化热点、围绕不同群体需求,发挥企业自身特色优势,依托城区、社区、楼宇、校园等不同平台载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中医药文化活动及基层健康服务。
正如《上海市中医药条例》中所倡导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培育中医药文化科普队伍,推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雷允上西区也正以生动实践推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想方设法”让优秀的中医药文化“活”起来,让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沉”下去。
“活”起来的中医药文化,与百姓生活更近了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医、中药深入介入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诊疗过程中,让中医药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也让更多人切实感受到中医药历久而弥新的独特魅力。“想要让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让它与生命健康密切相关,让它在百姓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雷允上西区相关负责人说。
银发一族爱听时令食养的奥秘、白领好奇精油与穴位还能结合、小朋友们则在学习戥秤、认药识药间玩儿得不亦乐乎……雷允上西区从2011年开始启动的“中医中药社区行”至今已有10年,在这十年间,服务内容从简单的健康养生咨询与讲座延展到手作体验、茶饮品鉴等各类活动形式,从进社区扩展到进园区、进楼宇、进校园,通过对细分人群的“定制化”服务,形成了一系列深受百姓欢迎的中医药文化推广课程,用多样化的时代语言重新诠释着古老而神秘的养生智慧。
从开始一年仅有几场的社区便民服务,到如今每年百余场的品牌活动,雷允上西区以“中医中药社区行”为抓手,在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设计课程内容、拓宽传播渠道、激活文化内涵,让中医药文化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让中医药养生成为随手可得的健康生活方式。
“沉”下去的中医药服务,让健康选择更多了
5月1日刚刚施行的《上海市中医药条例》让中医药工作有了“地方标准”,《条例》中特别提到“市中医药管理等部门应当通过组织中医药专家团队赴社区服务、设立专科专病联盟、在基层建立名中医工作室等方式,加大中医药优质资源服务基层的力度。”近年来,雷允上西区作为静安区属国有企业开开集团下的中医药老字号企业,也通过发挥其区域资源优势,创新合作模式,让更多中医药的品牌资源、人才资源下沉到基层,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2019至2020年,雷允上西区先后与多家公立医院合作建立“静安区中医药健康服务文化基地”,以基地联动医院专业的中医诊疗资源及企业优质的品牌资源,合力打造集中医特色诊疗、健康服务、教育培训、技艺传承、文化展示与传播体验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品牌,基地通过促进中医药老字号企业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创新构建中医药健康服务网络,提升基层服务能级。
据悉,基地成立两年间,开展中医药基层服务活动逾百场,服务惠及周边社区居民逾万人,雷允上西区依托其“上海市中药专家工作室”、“上海工匠工作室”等优质人才资源,将中医药服务送到百姓身边,为丰富百姓健康生活形态、提升百姓健康文化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以文化创新激活中医药文化魅力,以平台联动深入中医药基层服务,雷允上西区正在由内而外、由表及里地探索着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的更多可能性,想方设法走出一条独具上海城市特色、契合都市居民健康需求的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