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药行业的毕琳丽、吴昊榜上有名

2017年“上海工匠”选树命名活动于5月22日启动以来,经资格认定、专场面试、专家初评、集中复审、评审发布等环节, 2017年“上海工匠”名单于9月19日正式公布。在这94位上海工匠中,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模、上海市技能大师称号的上药华宇药业有限公司的毕琳丽、来自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并荣获“上海商业服务品牌(个人)”和“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中药调剂员工种二等奖”称号的吴昊同志榜上有名。这是继张雄毅之后又一位“药材人”获此殊荣。
根据上海市总工会《关于在本市开展“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的实施意见》,自2016年起,将用10年时间推动本市各行各业培养选树1000名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体现领军作用、作出突出贡献的“上海工匠”,进一步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严谨细致、追求完美、创造极致、攻坚克难、创新超越的工匠精神,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继续为上海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智慧与力量。
毕琳丽同志是上药华宇药业有限公司饮片质量员。1994年从上海市药材公司技工学校毕业,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她静下心来学习、沉下心来做事,为了掌握饮片炮制的质量要求,她来到奉贤德华饮片厂车间践习;同时积极参加中药技能等级培训,取得高级技师称号后她仍勤奋自习,顺利通过执业药师与中药师职业资格考试,并多次出征“雷氏杯”职业技能竞赛,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毕琳丽利用所学的知识与积累的实践经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今年5月,验品员在对一批柴胡鉴别时犯了难,这批外表稍红,断面微白的柴胡究竟是因采收季节和产地的不同,还是鱼目在混珠?关键时刻毕琳丽给出了判定,这并不是柴胡,而是伪品臧柴胡,正是由于她平时翻阅了大量的中药书籍和图集,收集整理、记录资料,才会在两者仅仅细微差别时,辨出真伪。她的这一锤定音,2000公斤的伪品没有流入上海市场,也为企业避免了近60万元的经济损失。
在“高师带徒”活动中,毕琳丽把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积累传授给徒弟,在其言传身教和精心指导下,所带徒弟已经成为商品质量岗位能手,在他们的身上也逐渐散发出了工匠精神的光点。
吴昊在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做了近十年的中药调剂员,她十分热爱这个看似普通却又伟大的职业。作为中药调剂员,识药、认药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为了闯过这一关,吴昊每天下班回到家,就轮流将上百味中草药摊放客厅里进行鉴别,眼睛看花了就用鼻子嗅,嗅觉不灵敏了就用嘴巴尝,有好多次为了尝带毒中药饮片的药性、味觉,嘴和舌头都腐蚀起泡。就是这样反反复复、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最终练就了依靠嗅觉、触觉就能辨别出中草药的绝活——蒙眼识药,并能准确地说出近千种中草药的性状、功效与主治。除了熟识各类药材外,吴昊在抓药、称药方面也狠下了功夫,努力做到最好。每天前来配药的顾客非常多,尤其是中午经常会排起长队取药。为了保证抓药、称药的速度和质量,吴昊常常自己抓紧空余时间进行研究和练习,经过长期的自我训练,吴昊的配方平均速度要超出其他同志30%左右,平均每1.06分钟就能配出一帖药,不但数量精准,而且速度极快。最高时曾达到一天配方450帖,因为抓药快而准,顾客们都给她取了个外号,叫“一抓准”。并做到了“百日万帖无差错”
作为中药人,“工匠精神”是一种“修身敬业、精研岐黄”的态度,用深厚扎实的业务技能,呵护百姓生命健康。我们期待着上海中药行业涌现出更多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