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2016年第94号)的要求,前一阶段市食药监局对全市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开展了专项的集中整治,9月29日下午,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柳州路会场召开了“全市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集中整治情况通报会”。全市药品批发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有关行业协会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药化安监处长李青云主持,流通处陈佶副处长在会议上通报了集中整治的情况并作了分析,药化安监处刘璐通报了特殊药品专项检查情况,市医药商业行业协会朱守惠副会长在会议上宣读了“进一步规范经营的倡议书”,市食药监局周群总工程师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
陈佶副处长在会议上通报说:本次集中整治(7月中旬至8月底)共检查了38家药品批发企业,占本市批发企业的30%;其中7家通过检查,仅占被检查企业的18.4%;限期整改企业31家,其中需要追溯或协查的企业2家,需要立案调查的企业1家。检查出最主要问题在收货与验收、采购和质量机构及质量管理职责方面。市局对31家企业都进行了约谈,发出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目前,除个别企业个别项目整改需要一定时间外,其余整改项目都已整改到位。陈佶处长要求各药品批发企业应不断提高主体责任意识,做好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的调整,按照GSP要求进一步改善硬件条件,加强内部管理,合规合法经营。
安监处刘璐在会上通报了特殊药品专项检查情况。市食药监局在G20 峰会前后集中检查了生产企业24家,批发和连锁总部69家,零售药店1650家次。检查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有的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还需要提高,有的零售药店未设立含麻产品专柜,有个别药店对近效期含麻产品虚构的销售记录。
周群总工程师在会议上首先肯定了本市药品流通行业的总体情况是好的,合规经营和行业自律的意识也比较强。她通报了总局有关会议的精神:疫苗事件揭示了行业的虚构销售等潜规则,产生了严重的危害,使药品安全管理渠道形同虚设,漏洞百出,扰乱了流通秩序,提高了药价,阻碍了医改进行,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她又分析了本市药品流通行业的现状:风险依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没查到的企业要再次自查;国家局的飞检仍在进行,查到严重问题就将撤证、公告。她说,国家将推进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经营企业将“分业管理”,对购销人员更要加强管理,今后除了创新药品和首仿药,其它药品不得由医药代表推销。
最后,她对今后工作提出了要求:(1)继续加强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检查;(2)进一步加强GSP规范管理;(3)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