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Association dynamics

本市医学专家解读甲流疫苗接种知识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9-11-04 | 101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市卫生局邀请本市权威医学专家就甲流疫苗的安全性如何保障、市民接种甲流疫苗会否出现不良反应、哪些人群适宜接种、哪些人群不宜接种等市民关注的甲流疫苗接种疑问进行了解答。
 
问:为什么要接种甲流疫苗?
 
答:当前,全球甲流流行势头不减。目前,北半球进入秋冬季,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从我国内地来看,近期疫情形势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疫情从沿海向全国、从城市向农村扩散,由输入为主变为本土为主,由散发病例向聚集疫情发展。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扩大,出现较多重症病例,甚至出现部分死亡病例将不可避免。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问:我国研发的甲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答:国产甲流疫苗系采用世卫组织推荐的甲流毒株(疫苗生产株)接种鸡胚,经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后制成。10个疫苗厂家前期在7个省份对13000多志愿者接种了疫苗。根据接种第一剂疫苗21天的血清学结果,疫苗的血清学效果和安全性达到了世卫组织和欧盟的标准。
 
问:哪些“重点人群”应该优先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答: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主要综合目前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参考WHO等对甲流疫苗的使用建议以及我国甲流疫苗的生产供应能力等因素,经专家论证确定重点接种人群。根据疫情的进展和疫苗供应能力的提高,必要时及时调整重点人群的范围。本市甲流疫苗重点接种对象主要包括:保证社会正常运行的口岸、公安、民航、交通、电网、殡葬等部门的关键岗位公共服务人员和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一线工作人员,托幼机构教职员工、中小学校学生及教职员工。
 
问:甲流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能否同时接种?
 
答:接种甲流疫苗对其他流感没有预防作用,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对甲流也没有预防作用。世卫组织与美国免疫咨询委员会(ACIP)认为,甲流疫苗与季节性流感疫苗可以同时接种,接种要在不同部位。但由于目前国内外尚无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后的临床试验数据,专家建议,如果需要接种两种疫苗,应至少间隔14天。
 
问:哪些人群不能接种甲流疫苗?
 
答: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何其他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液等),特别是卵清蛋白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感冒和发热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严重过敏体质者,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者;年龄小于3岁者;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其他人员。
 
问:如何有效防止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答:接种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接种。在接种前应该告知受种者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查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对无禁忌症的对象知情同意后方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要严格实施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接种后现场留观30分钟。针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异常反应,我国在常规的疫苗接种异常反应接种的基础上,已经制定和下发了专门的监测方案,强化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疫苗不良反应事件处理机制和接种工作紧急停止机制。
 
问:有基础性慢性疾病患者可否接种?
 
答:一方面,有明显基础性疾病患者,特别是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性疾病等慢性病的个体,在患甲流后,会加重原有基础性疾病,病重和病死的负担较重,应作为甲流重点接种对象;另一方面,对这些具有基础性疾病的个体,如患有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则不宜接种疫苗。所以,对于有慢性病的个人,要考虑当地流感疫情的严重性、患病的严重程度和接种的风险性,咨询当地临床医生或接种人员后再做决定。
 
问:甲流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
 
答:局部不良反应:常见疼痛;偶见红、肿、瘙痒。全身不良反应:常见发热、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偶见咽喉疼痛、肌肉疼痛、咳嗽、腹痛、关节疼痛、活动异常(活动减少或增多)、口干、食欲不振、腹泻、过敏、胸闷。以上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主要发生在接种后24小时内。专家推测,接种甲流疫苗的严重不良反应应该与季节性流感疫苗相近。
 
问:除了接种疫苗之外,还有其他流感防控措施吗?
 
答:我国目前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仍然是综合性的措施。尽管接种疫苗是目前具有特异性的重要预防措施,不过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医疗救治,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的疫情防控也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减少或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配戴口罩、注意室内开窗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仍然要坚持下去。
 
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