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平台
Member platform

药市现颓势,基地被力推

来源:中国医药报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6-11-29 | 99 次浏览 | 分享到:

早晨7点半,安徽亳州老药材市场已经开市,但与过去熙熙攘攘相比却多了一份冷清。

“近年药材市场不景气,大药商面临飞检,随时都有被查的危险,小药商又逐步被电商所替代,因此市场繁华大不如前。”亳州市地产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所总经理邢振杰说。而对于亳州来说,药市不景气,药商前途似乎更加迷茫。在这个约600万人口的城市,已经开业或在建未开业的新老药材城就多达五六个,这些药市都面临共同的难题:商户进驻不足,投资难以收回,中药材飞检越来越严格,人气越来越差……

72224日,由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和中国中药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中药材物流大会”在亳州举行。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沈绍基在会上表示,未来几年,中药材仓储规范化将倒逼药市转型。随着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在全国逐步铺开,17家药市可能会走向消亡。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12个部委联合制定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流通环节中药材规范化集中仓储率达到70%”,“建设25个集初加工、包装、仓储、质量检验、追溯管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配送于一体的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等重点发展目标。今年5月,商务部发布《全国中药材流通基地规划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给予明确指导,目前已公布首批6个“全国中药材物流试验基地”名单。

2009年,药品流通管理开始由商务部接管。当时,商务部有关人士就表态,要通过提高药品流通行业的集中度进行改革。医药业内人士认为,商务部以中药材流通为突破口,通过在道地产区建立中药材流通基地,建设标准仓储库房,是提高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的重要举措,必将引发中药材流通业重新洗牌。对于市场监管来说,商务部的做法是在中药材进入流通渠道之前建立起一道筛选屏障。按照《指引》要求,中药材进入物流基地仓储库房要通过农残、重金属含量以及二氧化硫等相关检验检测,进行规范化产地加工、包装、赋码,入库后进行科学、环保的养护,最后出库时每一件药材都具有唯一的可追溯性编码身份。

此前,康美药业高调收购亳州中药材市场,进驻亳州打造华佗中药城,原定分期建设,一期工程结束后就有多个证券机构质疑其商铺销售形势不利,投资难以收回。据了解,亳州中药材市场(即老药市)的大商户都拥有商铺产权,该药市处于亳州火车站附近,交通便利。康美药业收购老药市建立华佗中药城后,试图游说大商户进驻新市场,但直到目前撤出老药市的商户寥寥。

由于商务部力推,地方也有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去年以来中药材流通基地建设速度非常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化监管司药品流通监管处处长崔野宋表示,中药材流通一直是监管的难点。商务部推动改革是件好事,对中药材流通规范意义重大。希望推动此项工作的相关协会建立规范体系,细化操作环节,严格把关,促进这项工作真正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