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平台
Member platform

协会六届十四次会长会议日前召开

来源:协会秘书处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5-11-30 | 319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51127日在崇明县召开了上海中药行业协会六届十四次会长会议,会议由杨弘会长主持。

会议首先由副会长华宇药业总经理许振光介绍了企业情况以及西红花种植基地和科研情况。华宇药业集种植、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多年来致力于对中药材种植及药材检测科研的深入研究,在国内主要地道药材产区建立了一批“绿色无公害”中药材GAP生产种植基地和优质商品基地,全面保障中药饮片质量的“安全、有效、稳定”。华宇药业已完成国家及上海市的涉及中药材科研项目24项,在研项目6个,涉及品种有西红花、丹参、何首乌、栀子、天麻、黄芪、地黄、浙贝母、白术、川芎、白芍等。西红花种植基地始建于80年代,通过30余年的发展,已分别在长兴、崇明建立了拥有西红花球茎近1200吨,种植面积近2500亩种植基地,是首批通过国家GAP认证的品种,通过“公司+农户”管理模式,建立了西红花生产、收购、加工、质检、储运等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华宇药业将持续推进西红花科研工作,未来五年将建成示范基地600亩,配套室内栽培房和加工设施8000平方米,年自产西红花1000公斤,收购2000公斤,形成3000公斤的产业规模,实现产值上亿元。

陈怡霞秘书长就中药行业1-9月经济运行简析向各位会长作了汇报。纳入协会统计的54家中药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1.90亿元,同比增长6.31%;主营业务收入92.33亿元,同比增长4.22%;利润总额9.17亿元,同比下降10.85%。其中:中成药企业的主营业务同比增长3.12%,利润同比下降16.47%;中药饮片企业的主营业务同比增长6.88%,利润同比增长10.55%,中药饮片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4.15%。上海中药发展落后于全国。

杨弘会长与参会者沟通了近期行业关注的有关信息,一是上海中药行业“十三五”发展建议已形成了初稿,经修改后供会长会议讨论。二是国家对配方颗粒饮片将放开并下放至地方备案制管理,这可能对传统中成药产品及普通中药饮片带来一定的影响。三是近期上海市物价局、上海市卫计委、上海市医保办联合发文降低本市公立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不含饮片)的加价率由15%降为10%,这也可能对企业及零售药店构成影响;市医保办意对中药饮片价格采取医保支付标准的管理,12月试行在医保“阳光平台”采购,2016年将全部实行。四是按照国家要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2015年底全部通过GMP认证,本市还有二家饮片企业尚未通过,协会将积极跟踪与帮助。五是协会今年基本上能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感谢各会员企业的大力支持。

协会名誉会长许锦柏在会上殷切期望上海中药行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特别要把好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关,使上海百姓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中药饮片。

协会名誉会长、上海药学会理事长王龙兴对协会工作以及各会长认真参会的精神给予了肯定,对当前中药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思考建议:

1、华宇药业药材种植基地管理是亮点,建议成立中药资源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培育、科研、推进,控制高品质的药材资源。

2、加强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近期发现有中药饮片转票现象,希望行业协会和饮片企业高度重视,不参与并发现及时举报。

3、协会要认真分析并向有关部门反映上海中成药大品种在全国增长,而在本市却降低的现象,希望给予上海大品种的政策支持。

4、中药行业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级职称问题,建议协会提出可操作的推进方案与有关部门沟通。

协会顾问原国家药监总局副局长任德权希望重视中药的发展,因为全国的中药发展速度较快,上海企业要重视中成药临床科研的深入研究,同类品种要有差异性,通过研究挖局差异的亮点并进行宣传和引导。中药饮片流通环节要思考,把握质量关,配合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保护中药炮制特色品种,传承中药特色在临床的安全使用。

虽然中药发展面临了一些发展瓶颈,但是与会会长都充满了信心,中药在十三五期间一定能持续加快的发展,会议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圆满结束。会后会长们参观考察了华宇药业位于崇明建设镇的西红花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