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平台
Member platform

正确面对“毒胶囊”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12-07-02 | 92 次浏览 | 分享到:
 
    “毒胶囊”事件曝光后,我们上虹大药房立即对库存的药品进行了全面清理,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执行。如实上报,就地封存,等待处理。也就是说,需要上报数量及经营情况的,如实统计并上报;需要下架停售的,立即禁售,予以高度配合。5月1日后没有铬检验报告单的胶囊商品不采购、不配送到门店。凡是6月1日仍然没有完成批批检的药品,一律暂停销售使用。唯有如此,才能将门店的经营风险降至最低,同时也有利于树立门店“敢于担当”的良好形象。
    当然,这样做给我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门店需要对每个批次的胶囊进行检查,对公司召回的产品进行退货,对下架的进行封存。同时,对于当下消费者的心理状况,门店营业员还要耐心解释,消除顾客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告知顾客目前事件的进展和状态。这样做可以使消费者心中有数,理解药店的撤架行为。有些顾客掌握信息较为全面,但就是对“毒胶囊”事件过于敏感,担心正在服用另外一种胶囊剂,有可能是工业明胶制作的;或以后胶囊剂型的药品,也未必能保证安全。这时,店员就要告知顾客,现在胶囊产品都需要进行检验。涉及的只是个别厂家和药品的问题,并不代表全部,我们应该信赖其它厂家和药品,不能以偏概全。有些对事件无所了解的顾客,比如一些不太关注新闻的老年顾客,会因在药店购买不到想要的产品(撤架药品)而产生埋怨。这就需要店员及时说明情况,并告知对方“下架是为了维护更多消费者的用药安全”,如此消费者也能够欣然接受。总之,要帮助消费者重拾消费信心。
    此外,“药店将哪些问题胶囊撤架处理了、撤架原因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恢复上架销售?”面对顾客的各种问题,店员要做好准备功夫,事先想好被问及相关信息时,店员的应答预案。将以上信息更清晰、更准确的传达给消费者,店长必须通过给店员开会的方式,统一服务口径,灌输应对技巧。店员通过开会或培训,掌握第一手的资讯,在回答消费者提问的过程中,自然可以轻松应对。       (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