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平台
Member platform

中药浓缩丸压制法制备工艺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7-01-15 | 17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的中药浓缩丸压制法制备工艺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为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获得上海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绘上了浓彩的一笔。
  浓缩丸生产都采用传统的塑制丸、泛制丸工艺。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药制备技术,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2004年采购与制造中心成立之初,就以提升产品的技术能级,加快工艺改革步伐,支撑产品差异化竞争作为产品的技术质量战略。
  在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陈保华总经理亲自挂帅下,公司成立了由徐福莺任组长,总工艺师劳三申任付组长浓缩丸压制法发明研制小组。经过几年的悉心研究,反复探索,终于成功发明了中药浓缩丸的压制法。该发明不仅解决了浓缩丸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浸膏与药物细粉的成型比例失调导致无法成型老大难工艺问题,而且成功地减少了易挥发性药物成分损失,确保了产品的含量。同时,采用现代制剂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浓缩丸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与传统塑制法、泛制法比较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传统塑制法是将药材分别粉碎成细粉和部分提取浸膏,和坨、制丸、过筛、干燥、打光;尽管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外观质量差,成品合格率较低,丸重差异大,崩解时间长并产生尾料。泛制法是将部分药材粉碎成细粉和部分药材提取浸膏,以浸膏作赋形剂,起模、加大、反复过筛,然后盖面、干燥、打光;整个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操作难度大,粉尘飞扬严重,成品合格率低,丸重差异大,崩解时间长并产生尾料。这二种方法在制备过程中,特别是干燥过程易造成挥发性成分丢失。而本发明压制法工艺简单,运用现代沸腾制粒,高速制丸机(自主研制)操作方便,一并解决了浸膏由于受气候、季节和产地等影响造成的制剂工艺差异,丸重差异大,崩解时间长老大难工艺问题。该制备方法,产品质量均一好、工艺稳定,大大缩短了丸药崩解时间,使得药物吸收明显加快,提高了药效;丸重差异也明显下降,使得药物的剂量更为准确,各种质量指标都明显提高。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粉尘飞扬,改善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彻底避免了尾料的产生。使浓缩丸生产更符合GMP规范。
  此专利目前已运用到六味地黄丸的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该专利的获得不仅给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为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作为中国中药企业为现代中药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采购与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