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平台
Member platform

上海汇丰医药药材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礼札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7-10-16 | 186 次浏览 | 分享到:
再回首,漫漫风雨十年路
历史回眸凝豪情
    一九九七年八月廿日,原上海汇丰药业总公司与徐汇药业贸易公司以中西合璧、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姿态向市场、向消费者、向国有资产宣布了一个有着以资产为纽带的现代药品经营企业的诞生。那是难忘的日子,更是庄严与豪情共同铸就汇丰人开创新篇章的激昂一刻。豪情十年,辛勤十年,收获十年,更是汇丰人凝重回望间值得骄傲的十年……
出路,源自独辟蹊径
    闯出连锁领先之路。一九九七年作为汇丰公司的新航之年,就经受了开放的市场对企业考验,特别是原药监政策规定的500米间隔禁区被打破后,新开药店如洪流滚滚而至。为了增强所属药店在市场上的认知度,公司将原有药店款式各异的招牌统一改成“汇丰大药房”,率先在全市药品经营企业中亮出了以“健康专业、安全信任”和“六统一”为内涵的药品连锁经营。虽然那时沪上药品经营市场还没有现成的连锁经营样板,而绿底白字的汇丰连锁招牌,在本市药品经营市场上首先闯出了一条药品连锁经营之路。真是汇丰在市场竞争上始终保持的这股闯劲,在十年运行中,闯过了无数险滩,也收获了无数灿烂。
    亮出不眠的生命之灯。当药房经营风行促销、有奖热卖之风时,汇丰人却从消费信息反馈中发现了八小时以外存在的需求与商机,果断改变连锁药房的常规经营时间,于九八至九九年间将旗下的连锁网点以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向市场亮出了一批24小时全天候药房,实现“宁有药候病,不让病等药”的日夜服务宗旨。开设24小时药房的举措,一时不为同行所看重,但通过服务与管理的双相结合,却赢得市场先机,不仅取得了可贵的社会效益,更为公司创造了获取经济效益的市场基础。
    举起总代领跑大旗。二OO四年由于医院实行药品招标采购政策,药品批发经营企业艰受着前所未有的凛冽寒冬。面对这样的局面,汇丰人领先一步启动了早已规划的总代总销拓展项目,并牵头组建了由全市十六家药品经营企业总代总销共享平台,一举向市场亮出了突破瓶颈的制胜之招,经营覆盖全市各区县,销量也由当初的几百万元攀升至一亿多。汇丰人从守市场走向争市场,再从争市场跃向创市场,一个“创”字凝聚了汇丰的胆识,也体现了汇丰人的胆魂。
    从危机中培育生机。二OO四年间湖南开心人大药房向上海药品市场发起了“平价”抢市之战,汇丰人没有简单地参与由窒息性降价竞赛引发的红海之战,却着手对沪上和周边城市的“平价药房”进行了实地考察,冷静分析,看清了 “平价”背后低端竞争的最终归宿和非品牌药品存在的质量风险。经过一个阶段的准备,二OO四年六月,这个有着一千八百多平方米,经营面积,以药品为主,同时兼营参茸制品、美容护肤、家庭护理用品、运动器械乃至食品、百货的全新的卖场式平价药房开张了,由于坚持 “放心药、称心价”的经营理念与GPP药学服务,规范经营、专业服务与质量保证的消费体验,获得了近悦远来消费者的称道,药房的美誉度也随之广为传播。经济大药房从开业始初日均2-3万已经上升为目前日均10万。
    以转型营造市场。二OO六年汇丰人又开始了一场经营上的变革。在调研、论证、策划、设计与现场布局工作一一完成的基础上,首家汇丰药妆店以亮丽、时尚的形象展现于市场,一个以“健康美丽”为内涵,集个人护理、家庭护理、健康保健用品与药品于一体的全新经营模式不仅再次聚焦了市场的消费热情,同时也为汇丰突破药品经营市场非“药”莫属的瓶颈找到了路径。整整一个转型年,汇丰在配合市政改造动迁、对浦东收购药房实行业务整合、进一步调整经济大药房商品品类的同时,还先后完成了对淮海店、天寿堂、陕南店、浦东民生店等一批门店的业务转型工作。以药妆店为代表的汇丰转型门店,在获得市场认可的起跑线上,呈现了优则更优、强则更强、弱则转硬的上扬走势,其中药妆店经营业绩与同期相比上涨了30%。
耕耘,但凭悉心探求
    构建管理铁架体系。汇丰公司以适应纵深发展为管理目标,以建立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采购配送中心”和“质量检验中心”为管理支点,并以这三个管理支点的相互衔接形成了公司对整体运行的“铁三架” 管理体系。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对公司经营发展全过程所需“血液”流速、流量与流向的有效管控,形成了公司一头对外,统一结算、资金向有效益有增长潜力的经营单位倾斜的管控模式。依托采购配送中心,形成了公司集约采购的规模优势、争取了品牌供货商资源、获取了经营利润源、并提高了公司在上游市场席位中的权重。当市场上一度出现假冒伪劣药品、混淆营养保健品作用、捏造功能蒙骗消费者时,汇丰质控中心根据药品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及政策管理的要求,对质量管理标准与SOP流程不断进行完善,形成了具有汇丰管理特质又符合药事规范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于同一年通过了国家药监部门对批发与零售经营两个GSP认证,并成为全国质量协会认可的用户满意单位之一。
    实现筑渠引水目标。汇丰公司在人力资源的筑筑渠引水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与教学特点相结合,深入医药院校,同步跟进教育计划、向学生提供最好的实习条件、配合学校完成对学生的实习课目与带教考评工作,既为学校扩大招生增强了信心,更让学生看到了学以致用的市场前景。从一九九九年起,汇丰公司先后被“同济大学”“医药学校”、“药剂学校”、等院列入办校与教育规划所指定的“实习基地”单位。正是有了学用结合的联动关系,近年来汇丰公司从医药院校招聘录用的一批又一批毕业生,通过“流”与“留”的双向认知过程,大部分已经成为企业的主力队员,有不少人员在经营管理岗位中正发挥着关键岗位的骨干作用。人力资源有了“活水”之源,汇丰顺利地完成了整体队伍年轻化的HR一级目标,汇丰员工的平均年龄已经由一九九七年的四十七岁下降到目前的三十五岁,其中三十岁以下的员工占总量的47%,仅团员青年就达120多名。与此同时员工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员工数的24%,具有药学中专学历者占员工总数的70%,具有药师、执业药师职称的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0%。
    创立企业服务品牌。在体系建设与队伍建设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汇丰公司又向市场亮出了“药到病除找汇丰”的服务品牌建设目标,为了确保品牌建设的力度,公司先后颁布了包括商品陈列、环境卫生、灯光管理、仪表仪容、质量管理、工作督导、安全防范等七大类一百多项内容为标准的《店长经营管理督导管理考核条例》、《门店日常管理督导考核条例》、《部室工作管理考核条例》,对品牌建设起到了长效推进的作用。不仅如此公司还从服务品牌建设的支持环节上加以落实,特别在网点装修工程上,实行了《项目管理流程》和《项目操作规定》制度,形成了汇丰独特的清包装修方式,低价高质的装修投入为营造舒适的服务环境提供了硬件条件。随着公司向连锁门店注入GPP服务规范工作以来,对“药到病除找汇丰”的服务品牌建设又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北京OTC协会的专家来汇丰公司指导与验收GPP实施成效时,对汇丰公司以标本门店为核心开展GPP服务试点,并带动各连锁门店全面跟进的渗透式做法表示了由衷的赞赏。
硕果,映证晶莹汗水
    小巨人大回报。从一九九七年至二OO七年,公司累计创造利润7591万元,期间还出资先后买断了枫林路、东安路、龙华西路、宜山路、上中西路、漕东支路等一批网点的永久使用权。这些购入网点合计面积达2500平方米,以现有市值估算已接近7000万元,足足增值近5300万元。以帐面利润与公司收购网点产生的增值部分相加达1.44亿,十年间公司实现的价值与794万元实收资本相比,足足创造了十多个汇丰公司。当有关领导来汇丰公司视察工作时,面对汇丰的累累硕果,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汇丰真可称得上是小巨人大回报的企业”。
    小资本大作为。自二OO三年起,汇丰将发展连锁经营的市场范围放眼到区域经济的边界以外,闵行、黄浦直至浦东新区先后都出现了绿底白字的汇丰招牌。二OO五年汇丰公司运用资本运作模式,通过产权交易,出资215万元,成功收购了浦东太和堂名下七个自然网点、取得四家独立核算企业的经营权。这一遵循市场法则的并购行为,不仅使公司迈出了资本发展的可贵一步,更实现了企业发展模式上由跳棋式占点向围棋式布局方向的转变,同时也再次证明汇丰不仅凭小资本为企业发展蓄积了后劲,更凭小资本在市场运作上做出了一番大作为。
    小奖状大荣誉。蓬勃向上的企业,欣欣向荣的团队,成就汇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里程中的目标,也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员工。早在一九九八年公司已被国家药监部门评为“医药商业质量管理规范达标企业”,下属连锁门店全部获得“医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单位”的资质,十年来公司下属门店分别获得了全国质量协会和上海市质量协会授予的“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单位”、“上海市商业服务示范企业”、“上海市民最信任的连锁店”等荣誉。公司还荣获了上海市总工会授予的“模范职工之家”称号、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的“中国商业名牌企业”资质、区劳动局授予的“徐汇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荣誉证书,特别是二O三年至二OO六年之间,公司还荣获了百联集团评定的文明单位和年度优秀经营管理团队“提名奖”。
    两岸涛声依旧在,汇丰已过万重山。汇丰人挥洒着汗水,也收获着付出。汇丰让汇丰人甘愿疾志不移、汇丰让消费者认定不变、汇丰更让百联旗舰在医药市场搏击中有了探海的勇士。为了百联未来的大业,顾不得疲倦也无隙困顿的汇丰人,又在百联提升绩效目标的指引下,正向市场新高探索着。
 
上海汇丰医药药材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