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平台
Member platform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读看病贵现象

来源:来源:青年报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5-11-01 | 115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日前指出,尽管价格主管部门陆续降低了一大批药品的零售价格,但当前社会各方面普遍关心的看病贵、药价高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据了解,从2001年以来,由于连续多次的降价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推行,我国的药品市场价格总水平已经连续四年出现负增长。
  周望军说:“尽管各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实际收效并不明显。群众看病贵和药品价格高的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周望军说,首先是政府定价的部分药品价格没有降到位。近年来,虽然一大批药品的零售价格陆续降低,但国家发改委为平衡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维护市场稳定和各级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采取了分步到位的降价方式,使得部分政府定价的药品价格仍然偏高。其次是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价格上涨。目前一些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药品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势头,有些甚至是成倍上涨,价格虚高的现象比较严重。医疗器械价格秩序混乱,特别是一些高价值的医用耗材价格严重背离价值,中间环节加价超过出厂价的几倍。最后是医疗服务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一些医疗机构自立项目违规收费、分解项目重复收费的问题还时有发生,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医药费负担,也腐蚀了医务人员。 
  发改委:药价虚高背后存在三大问题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指出,造成当前群众看病贵、药品价格高的三大原因,是体制不合理、药品生产经营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市场监管工作不到位。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说,如今财政补助和医疗收费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医院的一系列运行、建设,以及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只能通过扩大药品销售差价来弥补。利益的驱动,必然会导致医生开大处方、医院卖高价药等种种不合理行为的产生。 
  他指出,药品生产经营低水平重复建设,是群众看病贵的市场性原因。生产经营企业为了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不得不把价格折扣甚至非法回扣作为推销药品的主要手段,药品市场的竞争便演变为价格折扣和回扣的竞争。 
  周望军表示,许多药品在放开过程中价格大幅度上涨,价格虚高及各环节利益分配格局已经形成,医院对药品差价收入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国家发改委将部分药品重新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在高价位基础上进行降价,剥夺了企业的既得利益,遇到的阻力非常大。而核定药品价格的工作量十分繁重,中央与地方负责药品价格监管的力量却很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价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