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平台
Member platform

原料药企如此盲目进军西部并非长久之计

来源: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5-03-24 | 104 次浏览 | 分享到:

  少数原料药生产企业先行一步,到西部去谋求发展,引得不少同类企业乃至业外资本纷纷跟进。西部,仿佛已成为投资原料药生产的热土。原料药生产企业希望通过在西部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或转移生产,使之成为发展壮大自身的一个突破口,但是,西部却未必能如人所愿而成为原料药企业快速发展的平台,如此突围也并非长久之计。
  原料药生产企业将生产基础向西部转移,看中的首先是当地的优惠政策,包括资源、能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低价格,以及税收方面的优惠。因此,原料药生产企业能以比较低的成本进入西部。先行一步者当然先得利,但持续跟进者能否继续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却是一个未知数。更重要的是,在煤、电、油、运等资源紧张总体局面未有缓解,严格控制土地资源供应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相关优惠政策并不具备可持续的基础。而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行业,向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对象。
  原料药生产企业看好西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西部地区急于摆脱经济落后局面,招商引资的心情迫切,而环境意识则相对淡漠,环境保护被置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治理污染的成本下降,同时也意味着生产总成本的下降。但这种重发展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势,即使在西部地区,也断不会持续下去。今年年初掀起的"环评风暴",30个超过亿元、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的大型项目,因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被叫停,使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西部地区环保意识和环境执法力度的加强,原料药生产企业在西部遭遇的环境约束只会日趋强化,现在付出的低环保成本是不可持续的。
  意欲进军西部的原料药生产企业,对上面所说的两点不可不察。此外,由于原料药生产门槛较低,若大量投资一窝蜂地涌向西部,则由此引发产能过剩,进而引发新一轮的价格竞争,也不是没有可能。国内相关企业对原料药难以割舍的"情结",其实是一种无奈。发达国家不愿意做的,发展中国家来做,形成此种情状或许有难以言说的苦衷,但是,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开发原料药的下游产品、制剂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是根本的突围之路。
来源:上海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