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平台
Member platform

话说冬虫夏草

来源:叶愈青 | 作者: | 发布时间:2006-01-26 | 169 次浏览 | 分享到:

          叶愈青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药品检验中心
                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中药师 

  冬虫夏草是我国名贵传统的强壮滋补药材,由于冬虫夏草有其严格的寄生性及特殊的生长地理环境,因而产量有限,价格昂贵。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冬虫夏草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蝙蝠蛾科昆虫生长于3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草甸上的草本植物主要为莎草科蒿草属,其次为蓼科蓼属,毛茛科植物,再次是菊科,禾木科、玄参科、龙胆科、报春花科植物,蝠蛾属幼虫喜食莎草科、蓼科、禾木科等高山草甸植物的幼嫩须根和鳞茎。
  目前,全世界约有蝙蝠蛾三十余属,三百余科,我国约有三十余种。虫草蝙蝠蛾的生长周期在自然状况下需要4年或4年以上;幼虫一个生活周期为8龄,按人为的分类法,体长≥3.6cm的多为6~7龄,2.6~3.5cm的多为4~6龄,而≤2.5cm的多为2~4龄,整个冬季幼虫都在冻土中越冬。虫草蝠蛾幼虫一般是在每年7~8月份,在土壤中生活期间感染上虫草孢子,虫草孢子在幼虫体内萌发菌丝,菌丝充分利用虫体内的营养,大量繁殖并蔓延至整个体腔,大约在10月份幼虫死亡,成为僵虫。随着地温不断下降,僵化程度愈高,只要湿度、温度条件适宜,就能形成子座,子座从僵化的幼虫头部的脱裂线长出,11月至次年1~2月,气候寒冷,子座生长缓慢,到3~4月,随着地温回升,僵虫体表面长出菌丝并与土壤粘结形成一层膜衣,到4月份的下旬至5月,子座迅速生长,露出地表,一般25天后,子座停止生长,子座下部僵虫开始腐烂。
  冬虫夏草的僵虫部分习惯称为“虫”,其头部生长的子座因似草习惯称为“草”。冬虫夏草的产量与地下幼虫的数量及感菌情况有关,一般丰收一年后,三年左右才能恢复产量。
  冬虫夏草是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带黄色菌丝体,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冬虫夏草在习惯上按产地分为四川虫草、青海虫草和西藏虫草,以西藏、青海的虫草质量较佳,也有将虫草分为“头草”“二草”“三草”,以“头草”和“二草”的质量为佳。
  冬虫夏草的品质以虫体长粗壮、色黄光泽、子座粗短、条整不碎、断面粉白、气香味鲜者为佳。
  冬虫夏草含有多种氨基酸、糖类、醇类及多种元素。中国药典曾以虫草素、腺苷等的含量来控制冬虫夏草的质量,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冬虫夏草含腺苷不得少于0.010%。
  冬虫夏草性甘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功效。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用量约3~9g。
  冬虫夏草的主要药理作用如下:
  1、抑菌作用
  冬虫夏草酒精浸出液,对结核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1:12800同时还发现对须疮藓菌、石膏样小花胞菌、羊毛状小芽胞菌、絮状表皮藓菌、肺炎球菌、链球菌、鼻疽杆菌、猪出血性败血症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无抑制作用。
  2、一般药理作用
  冬虫夏草有抗缺氧、降低血清胆固醇、镇静、抗菸碱、抗流涎及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经实验证明其毒性较低,LD50静脉注射为24.5±2.2g/kg;腹腔注射35.2±1.2g/kg;皮下注射80g/kg无一只动物死亡。
  3、免疫作用
  冬虫夏草能明显加速机体血中胶体炭粒的廓清速度,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有对抗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及保护T淋巴细胞的作用;冬虫夏草中的虫草多糖对网状内皮系统及腹腔巨噬细胞有明显激活作用,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使血清IgG及血浆皮质酮升高。。
  4、抗肿瘤作用
  冬虫夏草提取物,对小鼠Lewis肺癌、S180肉瘤及乳腺腺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关于虫草抗肿瘤得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虫草含有大量的D-甘露醇及多糖类物质,而此类物质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及调节剂,它能激活体内免疫活性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及其淋巴因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NK细胞等,从而攻击靶细胞,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对冬虫夏草进行了大量的药化、药理等研究,尤其是化学成分、免疫及抗肿瘤等方面的进展最令人注目。
  由于天然冬虫夏草来源困难及价格昂贵,假冒常有发生,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冬虫夏草同属的类似品,二是非虫草属真菌的伪品。
  一、 虫夏草同属的类似品
  虫草属约有三百五十余种,国内也有六十余种,常见的类似品举例如下:
  1、亚香棒虫草  
  曾在湖南、安徽、福建、广西等省区混充。其子座单生或有分枝,长5~8cm,柄多弯曲,色黑,有纵皱或棱,上部光滑,下部有细绒毛。子实体头部短圆柱形,长约1.2cm,无不孕顶端,茶褐色。虫体似蚕,外表菌膜类白色,刮去菌膜为褐色或粟色的虫体角皮,头顶部颜色较深,背面环纹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黄白色,中央有稍明显的灰褐色“一”字纹,气微腥,味微苦。
  2、香棒虫草
  虫体呈长圆形或弯曲成扁肾形,表面棕黄色。头部小,具有一对螯牙。全体有环节,胸部有脚三对,有的已脱落,足上密生棕褐色细毛,断面黄白色。子座从幼虫头部下方长出,黑褐色,有纵皱,上部膨大,气微臭。
  3、分枝虫草
  产于浙江、福建。子座自头部1~3节颈间长出,逐渐延伸至头面部,呈1~3~5分枝。柄细长,多弯曲,长3~5.5cm,直径0.15~0.4cm%,稍扁,黑褐色。子座顶部稍膨大,断面外层黑色,中心黄白色,周边子囊壳埋于子座内,排列紧密,有时两层重叠。湿润后子座易与虫体剥离。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5~0.6cm绿色、黄褐色或黑褐色,体表粗糙,有环纹25~35个,腹部有足8对,以中部4对明显。质脆易断,断面淡黄白色。气微腥,味淡。
  4、新疆虫草
  产于新疆。其子座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约1cm,直径约0.1cm,表面棕褐色,有细皱纹。子座上部膨大呈圆珠状,深棕色。虫体似蚕,长2~4cm,直径约0.2~0.5cm,表面土黄色,棕褐色至深棕色,环纹20~40个,明显,头部红棕色,腹部有足8对,以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气微腥,味较苦。
  5、凉山虫草
  产于四川。其子座多单一,分枝纤细而曲折,长10~30cm,直径0.15~0.25cm,表面黄棕色至黄褐色。子座头部圆柱形或棒状,子囊壳明显突出于表面,黑褐色,质稍木化,脆而易断,断面类白色。虫体形似蚕,长3~6cm,直径0.6~1cm,外表菌膜棕褐色,角皮暗红棕色,有众多环纹,足不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周边红棕色。气微腥,味淡。
  6、蛹虫草
  产于吉林、河北、陕西、安徽、广西、云南,习称“北虫草”。其子座头部椭圆形,顶端钝圆,色橙黄或橙红,柄细长,圆柱形。寄主为夜蛾科幼虫,常能发育成蛹后才死亡,所以虫体为椭圆形的蛹。 
  二、虫草伪品
  1、地蚕
  在华南、中南等地曾伪充虫草。为唇形科植物的根茎,形态呈纺锤形或长棱形,两端稍尖,略弯曲,形似虫体,有3~15个环节。外表淡黄色,长1.5~5cm,直径0.3~0.8cm。质脆,断面类白色,可见淡棕色的形成层环。用水浸泡易膨胀,呈明显结节状。气微,味微甜,有粘性。
  2、模压虫草
  在有些地区曾发现用面粉、玉米粉、石膏等经加工压模而成的伪充品,其外表面黄白色,虫体光滑,环纹明显,质坚实,断面整齐,粉白色,体重。遇碘液显蓝色。
  3、人工拼接虫草
  用昆虫的幼虫晒干后在头部粘上植物组织而成。
  在市场上除上述假冒虫草以外,还可见到很多掺杂手段,使虫草重量增加。如插入竹签、金属丝,用泥土、矿粉、金属粉、面粉等粘附在虫草表面,也有用注入化学物品的方法增加虫草重量。在检查时应注意这方面的搀杂。
  冬虫夏草的储藏和保管十分重要,本品极易霉蛀,应防潮,防蛀。可置阴凉干燥处保管,也可在置冬虫夏草的容器中放些花椒,以达到驱虫防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