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在人流如织的南京路步行街上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十位小学童来到了中药老字号蔡同德堂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药研学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有着更深的了解,感受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历史厚重与魅力,上海蔡同德药业有限公司党委与工会牵头,组织了“小小中药师”亲子活动,在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培养观察、探究等综合实践能力,也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日常。
换上国学服,踏入店堂内,一场身临其境的中医药文化之旅正式开启。四楼配方间,映入眼帘的百子柜吸引了小中药师们的目光,对着斗柜上的中药名称,小中药师们回想着脑海里认识的汉字,试着念了起来;拨动戥子,齐眉对戥,在两根提线间左右移动,手中忽升忽降犹如蜻蜓点水,脑袋里不断做着加减乘除保证克数准确;称好的饮片放入牛皮纸中,在中药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变成了一个个“虎头包”。
当日,小中药师们跟着带教中药师体验传统配方流程,用戥子称取白芷、丁香、艾叶、薄荷、广藿香、紫苏叶各5克,通过抓药、称量、包药的体验,边模仿,边思考。
中医治病有句老话常念“三分医、七分药”,而中药调剂又有“三份辨、七分量”的古训。戥子作为传统中药房常用的称量工具,不光有着计量的作用,更不失美观,其中也蕴藏着古人代代相传的智慧。
2021年,《上海市中医药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1年3月24日通过,自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走入家庭、走入社区、走入学校,中医药的价值体现任重道远。
此次《条例》和以往的中医药法规条例相比,突出了发展方向的精准性。所谓精准性,即《条例》中明确要求了,例如发展的结合点在哪里,有哪些部门参与,其他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如何对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等等。
在《条例》的第六章——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开放发展的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中鼓励本市推广中医药知识科普教育,支持中医药与旅游、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覆盖面也延伸至了中小学校。这使得中医药能够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上海这座特大城市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服务的要求。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今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一盘棋,需要产业、行业一份责,需要文化传递一班人。蔡同德堂将继续以时不我待的干劲,在中医药事业的推进中坚持发展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