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概况
ABOUT US

近九成公立医院开展临床路径

药占比显著降低

 

8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媒体沟通会。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郭燕红等多位领导及医院院长、主任等出席会议,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行介绍。

临床路径是临床医疗管理的一个工具,主要是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的医疗照顾计划。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或者手术所涉及到的关键的检查、治疗、用药、护理等活动进行标准化,然后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一个正确的诊疗服务。

临床路径具有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这几方面的作用。同时,临床路径还具有科学测算医疗费用的作用,也是推动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我国在2009年将临床路径作为深化医改和推进公立医院工作的改革的重要任务,当时选择了112个病种,在100个医院开展了试点。在去年召开的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了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而临床路径管理就是医院实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推进分级诊疗、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及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等各方面,都离不开临床路径管理的支撑。

         一、组织做好临床路径的制修订工作。

组织中华医学会有关专家,在充分调研医疗机构住院病种构成情况、次均住院费用、医疗保障等情况的基础上,分期分批制订有关病种临床路径。截至目前,临床路径累计印发数量达到1212个(其中县医院适用版216个),涵盖30余个临床专业,基本实现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全覆盖,基本满足临床诊疗需要。

         二、大力推广临床路径管理。

将临床路径纳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通过整理发布临床路径,编写《临床路径释义》,举办临床路径培训班、交流会,进行督导调研等措施,提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扩大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数量和病种覆盖面。

三、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与应用的相关研究。

提出了临床路径管理“四个结合”的要求,即: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同时,参照英国经验做法,以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为重点,开展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索总结临床路径诊疗方案选择和费用控制的有关规则,推进临床路径制修订工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

         临床路径已取得的显著成效:

第一,临床路径管理覆盖面不断扩大

         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近7000家公立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占全国公立医院的88.5%。其中,北京市二、三级医院符合入路径条件的病例每年入组率均在75%以上,例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用临床路径达到618个,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占70%;浙江省三级医院已全部开展临床路径工作,86%的二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

第二,临床路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一方面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各地将临床路径管理与医改重点工作相结合,定期开展临床路径相关的督导、检查和评估工作。另外一方面,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优化,部分地区建立了以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效率和效益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模式,来充分调动科室、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此外,临床路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三级医院基本上实现了临床路径与电子病历等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连接,一些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临床路径管理和评价,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有效提升。

第三,临床路径管理效果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切实获益

一是医疗服务质量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指标控制良好,入径人数和排前十名病种的手术率感染率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是医院效率不断提高,全国平均住院日由201510.5天下降到了2016年的9.4天,当然平均住院日下降是一个综合因素所导致的,但也不可否认加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特别是实施临床路径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2009年—2016年平均住院日缩短了10.5%,年均下降0.22天。而其中像浙江省台州医院平均住院日从实施临床路径前的11.66天,降到了2016年的6.97天。

三是临床用药更加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大部分病种,次均抗菌药物下降,抗菌药物使用的合格率进一步提高,例如像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从2004年开始实施基临床路径的单病种限价等系列措施,住院患者药占比由2005年的37.5%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8.6%

四是医疗费用增速放缓,结构趋于合理。

实施临床路径的医院费用结构趋于合理,临床路径主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基本上均低于非临床路径的速度。例如河南省实施了67个病种基于临床路径的按病种付费后,次均住院费用比按项目付费降低了10%,而目录外药品费用所占的比例下降了3%

从这些效果可以看到临床路径在实施的过程当中,确实达到了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四个方面的效果。

下一步,卫计委将按照深化医改的要求,不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并为推行支付方式改革做好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