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概况
ABOUT US

人大代表李振江建议国家应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在全国两会建议,国家应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优秀中药企业要出台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扶大扶强,以推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李振江建议:

  第一,应加大中药产品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的比例。规定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优先使用中药产品,以便于让更多的患者选择质优价廉的中药产品。

  应该取消中药新药进入医保目录的限制。在现行的制度下,创新药物很难进入医保目录,加之创新药物在上市初期一般都是处方药,不能进行广告宣传,这就大大提高了推广的难度,也严重制约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二,对于一些自主研发的新药,品牌药品,应该加以保护,不能搞一刀切的降价。对质优价廉的中药产品要给予政策倾斜,这样才能让它在临床上不断发挥作用,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其技术含量和质量标准,保护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的造福社会。

  近年来,国家先后21次大规模、大幅度的降低药品价格,对于民族制药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医院受利益驱使,倾向于使用价格高的药品,药品“降价死”,降价后马上在医院消失,企业由于低价产品没有销路、没有利润,不得不放弃生产。全国医药工业2003年税前利润率为9.7%,且逐年下降,到2006年前十个月已经降到6.34%,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较低水平。与此同时还有四分之一的制药企业亏损。盈利能力下降严重制约制药企业在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投入,影响企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甚至有极少数企业为了生存铤而走险,降低了对质量的要求,成为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巨大隐患。

  在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应体现中药的倾斜政策。对于那些规模大、质量可靠、信誉卓著的优秀中药企业和优秀品种,要加大优质优价工作力度,综合考虑疗效和价格,通过衡量“性价比”确定中药的价格。

  第三,医药行业多年来存在的结构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多、小、乱、散”的局面依然存在,应该尽快推进制药企业优胜劣汰,扶植一部分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实力。

  国家应该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制药企业建立等级评价制度,结合企业的科研实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信用等级,对于规模大、质量优、科研实力强的优势企业,要给予重点支持。

  第四,中医、中药必须协调发展,国家要加大中医药事业投资,大力发展中医药专门机构,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并加大中医药在国际上的推广力度。

  国家要提高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扭转忽视甚至否定中医药发展的思想。要加大对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中医药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

来源: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