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概况
ABOUT US

“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这对进一步促进“中医针灸”这一宝贵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识,彰显国家软实力,增进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保护文化多样性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医针灸”的申报成功,将使中医针灸的自然、绿色健康理念与方法,在当今医学大环境下将得到更多地了解、理解和尊重,为传统针灸理论方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针灸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其共享度,成为服务于全人类生命健康的宝贵资源。
    中国政府一贯保护和支持中医药,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第32届大会,表决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保护模式,强调保护传统文化,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2004年8月中国正式加入该公约,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中医针灸”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王雪苔和贺普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转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