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概况
ABOUT US

上海医改目标要高于国家目标

 
  “三年后,上海每个居民都将有一份电子健康档案,享受终身服务。”副市长沈晓明在2月18日的上海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上海医改方案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人民的健康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于老龄化等改革中碰到的难点问题,他也大胆提出了市区二级医院专为老年护理、康复服务的设想。
 
健康水平达到世界先进
 
  沈晓明表示,上海医改的目标将基于国家目标,也要高于国家目标。在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方面,目前本市三大健康指标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但若要提高,还有一些潜力。因此,上海医改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让人民健康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谈到医改的基本原则时,他说,上海要实现世界眼光、国家战略、上海特色、全局高度和人民满意。因此在制定医改方案时,这一基本原则可归纳为国家框架与上海特色结合、系统设计与重点突破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结合、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结合、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与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结合。
 
  建成市民电子健康档案
 
  据悉,上海正在为全体市民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就诊信息今后将实施共享,终身服务。该项工作将于三年后建成。而这也是上海医改四项基础中的重要一环。
 
  据介绍,作为上海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市民电子健康档案将记录个人、家庭成员的基本健康信息、就诊信息,各种化验结果、历史医疗记录等。今后,借助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病人不用为了拿一张化验报告或费用清单奔波,各种常规化验都可以通过网络发送。
 
  沈晓明解释说,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将上海的卫生信息织成一张大网,由此可减少浪费及过度诊疗的现象。此外,因为每位医生的诊断会被其他医生看到,信息共享就起到了行业内相互监督的作用。
 
  新建医院不达标不放行
 
  沈晓明坦言,在深化医改时,上海将涉及若干问题。其中一点即本市医疗布局的城乡差异巨大。比如,现在上海绝大多数三级医院都集中在中心城区中。不过他相信,通过“5+3”重大工程推进新一轮医疗资源布局大调整,这一问题能基本得到解决。
 
  徐建光介绍,上海拟在郊区布设8家三级医院,其中引入中心城区的三级医院资源,在郊区新建5家三级医院。另外,通过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3个郊区县中心医院的等级。由此可更好地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满足郊区居民获得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需要。
 
  徐建光指出,目前有人担心这些医院建成后不能实际达到三级医院的标准。对此,他表示有关部门将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其中一点是,将设立医院等级评审标准,新建医院都要达标才能“放行”。“我们不会拔苗助长、放宽标准。”他表态说。
 
  二级医院为“老”服务
 
  推进医改进程中,上海还将遇上两个问题:市区老年护理机构、康复机构严重不足,同时本市精神卫生机构布局也有待优化。沈晓明表示,透露这两点是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同时发表意见。不过,针对第一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设想。
 
  沈晓明说,目前市区老年护理、康复机构的不足,与上海老龄化需求的差距很大。不过,目前部分区县二级医院的资源丰富。因此他建议,是否能在市中心动员一些二级医院专门从事老年护理、康复业务。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