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概况
ABOUT US

认识药品与保健品的诀窍

    药品用于疾病的治疗、诊断和预防。保健品顾名思义,就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的。两者有明显区别。按照我国目前的管理方式,具有治疗作用的保健品按药品管理,标识有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药品批准文号(药字号,如:国药准字****号),而起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的保健品按食品管理,有卫生行政部门的食品批准文号(食字号)。其中有些保健品种类既有药字号产品,也有食字号产品,如:维生素类补充剂。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保健品中药字号和食字号产品的区别呢?
     首先,药品的生产及配方,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毒性的严格检验及多年的临床观察后,经有关主管部门鉴定后,方可投入市场。而保健品只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用的,没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第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药字号类维生素类产品,必须在制药厂生产,而国家对制药厂的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是很高的,要求所有制药企业都要达到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而食字号的维生素类产品,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其生产过程的标准要比药品的生产标准低。
    第三,疗效方面。作为药品,必须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并经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则没有治疗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
    第四,说明书。作为药品,一定会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详细的使用说明书,内容包括适应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而食字号的保健品的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如果以为是食品就可以随便服用,也可能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确保安全,最好选择有‘OTC’(非处方药)标志的产品。在服用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按推荐剂量服用,不要超剂量服用。盲目服用没有任何批文、混淆于普通食品中的高剂量保健品,容易导致过量使用引起不良反应。
     其次,需要因人、因时而宜,选用合适的保健品,如:维生素缺乏,选用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胃肠功能不好,可以选用微生态制剂。一般保健品适用于免疫力弱、染病几率比较高的人群,如儿童、老人以及经常处于压力下,或经常接触密集人群的人。对于儿童应适当减量。就服用的时机而言,应根据季节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保健品。
    (杜文民系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