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概况
ABOUT US

从秋冬国内中药材市场看2005年走势

    秋冬季节药材多已产新,价格变动较大,药市人气渐旺,购销量开始加大,市场趋于活跃,更有种植户考察咨询市场种植项目,为新的一年做准备。现将秋冬季节的市场动态简介一下,并将有关注意事项向广大的药材种植者提个醒。 
    药材种植的良好发展一要看市场,二要看自身条件(如土质条件、技术掌握等),高效益需要高技术,必须改变以往的观念,应用科学的种植、增产技术,才能在遇到机遇的时候牢牢地抓住! 
    北沙参 近期价格比较稳定,新货产新但到市场者少,陈货小统价格在7元/公斤左右,好货价格在9元以上,销势仍好。北沙参主产河北、山东等地,因种子需要处理,处理不及时的话,难有好的发芽率,直接影响产量。北沙参在上冻前种植最好,因陈种子不发芽,新种子量少,买种前要注意。 
    三七 价格较去年上涨了近一倍,统货已过百元,40头货到了120~130元/公斤,100头价在110~120元/公斤,有商家看好后市,说产区种植面积不大,今年产量又少,后市仍有上升的可能。 
    祁木香 价格猛涨,其为小品种,不为市场注意,常年种植量不大,但因青木香含有对人体有害成分,国家禁止使用,才使祁木香身价猛增,其繁殖材料木香根芽价格也大涨,亩投资至少也要几百元,成为市场一个亮点。 
    黑柴胡、远志 价格稳定,黑柴胡价格在32~48元/公斤,市场野生品少,未来几年后市依然看好。远志肉统货价格在24~30元/公斤,远志筒一级货价格在50元,二三级货30~40元/公斤左右,因生长时间较长,需2~3年,一般地区已不重视对它的发展,使其价格保持不动,后市依然坚挺。 
    射干 价格有所上升,近期市场交易比较活跃,走货量比较大,目前干货价10~13元/公斤,鲜货价格在3.5元/公斤,上涨约20%。射干价低已有几年时间,据调查目前种植面积很少,因持续价低今年也没有增长,后市看好。射干适应性强,耐寒耐旱,适合山区、平原种植。种植射干要赶时间,最好赶在射干价上涨的时候。 
    旱半夏 价格坚挺。总体来看,该品种近几年价格呈上升趋势,今年的价格就比去年高20%以上,到了42~49元/公斤,且市场需求有所加大,出口量也进一步加大,后市价格仍有向上的可能。种植方面仍是产不足需,虽效益高但因投资较大、技术不过关等原因,一般药农要么不敢大力发展,要么就是产量不高,使得市场缺口依然存在。今年的半夏干货价格也高,许多药农多加工干货,使种源量更少。要想种植旱半夏得到高效益,一定需要良好的含沙性土壤条件和水利条件,因其本身固有的喜阴特性,还要有成功的增产技术。旱半夏在未来几年仍然看好。 
    生地 前段时间是热点,价格从10元/公斤直接上涨到20元/公斤,选装货更是到了24元/公斤的高价,升幅100%。过去的几年中,生地价格一直保持在低价位,药农种植积极性越来越低,去年生地新货产量就少,今年春生地的种秧价格就超过10元,但根据调查,今年春季发展的面积仍然不大,一方面种秧的总供应量少,另一方面,种秧价格过高,上涨幅度超过100%,亩投资好几百元,让药农担心其后市的变化,万一量大难卖怎么办?夏天的时候,生地的供货量发生短缺,市场和产区价格共同上扬,有商家调查,说生地产区受到雨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减产严重,更使其价格保持上升势态。目前已有产新,产区药农有惜售心理。但现在价格已下滑,14支品在14~16元/公斤,32支品12~14元/公斤,64支品11~13元/公斤,小统货价格在9~11元/公斤,比高价期下滑20%左右,但仍比去年高30%左右,总体价位处在上升的局面。因新货没有完全到市,不能确定产新后的具体价格,但供求不平衡是可以肯定的,其后市价格仍会有新的变动。生地的高产品种有几个,如“北京一号”、“85-5”等,想种的话要看好种秧的质量,不然会影响产量。 
    甘草 野生货走畅,因原产区禁止采挖等措施,已使得市场很少见到野生品了。家种品走势良好,目前价格在7~9元/公斤,选装货价格还要高。甘草在以前也发展过,但因效益不太高,药农也不再过多的关注。但甘草用量很大,年销量超过万吨,且常年出口,甘草提取物也是很多成药的必含成分,年用量不断加大。这也使得甘草的价格一直没有掉下去,纵观过去的价格,可以看出,甘草的价格(统货)是一路走高的。随着野生品的减少,家种品必然替代,后市价格仍然看好,种植前景必然走好。 
    牛膝 价格稳定,今年的市场销势比较畅。鲜货价格在2~3元/公斤,其亩产鲜货一般在1000公斤以上,亩效益在2000~3000元,长势比较粗大的亩效益能超过3000元。牛膝已有几年价低,价格的周期性变化,让其有了今天的火爆局面:在初秋时就有人高价收购鲜货,产新初期价格有稍微的下滑后,又开始向上浮动,较2元/公斤的价格上涨约50%。不难看出,牛膝的高价期已来临。 
    野生桔梗 价格在18元/公斤,选装货在20元/公斤以上,市场存货量比较小。家种品走稳,已有新货到市,价格在8~9.5元/公斤。陈货价格稍低。有外地客商批量收购,走动开始加快。据调查,桔梗去年的高价是不正常的,必然会回落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上,从去年到目前桔梗的走动也正是这样的路线,2002年的价格在6~7元/公斤,现在的价格比那时要高。要想桔梗后市价格达到高峰期的30元/公斤,短期内那是不可能的。部分药农不注重成品前的加工,使得桔梗色黑,影响价格,因此要注重桔梗采收后的去皮加工。 
    王不留 价格在3~4.5元/公斤,较去年的价格上涨约80%。因其为中小品种,这几年来用量才开始加大,有养殖厂成吨的收购,用做饲料,种植面积小加上市场库存少造成其价格有大幅度的上扬。分析认为,即便价格有所上涨,种植面积也不会有较大的增长,因为粮棉油的价格上涨分散了农民的注意力,他们仍不会把王不留种植当作考虑的对象。王不留为半年生,比小麦还要早熟一点,效益比小麦要高,但管理要简单得多,因耐旱,建议在一些比较次的土地和沙滩种植。 
    野生黄芩 一般统货价格在13~15元/公斤,去皮货在17~20元/公斤。黄芩加工后分为几类,如条芩、枯芩、下脚料等,价格不等,选装货多为出口,有客商收购发往美国、韩国等地。纵观黄芩多年来的价格走势,我们不难知道,它的价格是一步一步的向上走的,不紧也不慢,真应了那句话---市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6元到15元,几乎是按照几个月一元的价格往上涨,没有像别的品种如黄连从几元一下猛升到几百元。家种黄芩继续稳定,受野生品种影响,其价格也不会走低,起价是早晚的事。黄芩适应性比较强,山区也可生长,适合较次的土地发展。但近几年的种植量没有多大的增长,种子价格有所降低。
来源:中国药网